陸浩 仲兆隆 韓忠信 陳學亨 王憲魁等出席屈冬生作輔導報告
本報蘭州8月9日訊(記者茍保平)甘肅省委理論中心組今天下午舉行學習會,聽取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屈冬生作“壯大馬鈴薯產業,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專題輔導報告。
甘肅省委書記、省長陸浩,省政協主席仲兆隆,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韓忠信,省委副書記王憲魁,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徐守盛,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洛桑靈智多杰,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陳寶生,甘肅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蔣文蘭,省委常委、省軍區政委劉巨魁等出席會議。
省委副書記陳學亨主持會議。
屈冬生副院長是中國農科院首批“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先后主持國內外重要科研項目十多項。他也是我國著名的馬鈴薯專家,多年來一直從事馬鈴薯遺傳育種研究和產業化開發工作。學習會上,屈冬生從馬鈴薯的全球發展概況、我國馬鈴薯產業鏈的構建、農業危機的表現、甘肅發展馬鈴薯產業的優勢等方面,為與會人員作了一個理論性、實踐性和指導性都很強的報告,使大家對馬鈴薯產業有了新的認識,進一步增強了發展馬鈴薯產業的信心和決心。
陳學亨在主持會議時指出,多年來,省委、省政府將馬鈴薯作為解決溫飽和脫貧致富的一大產業來抓,從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了有力支持,擴大種植面積,推廣高新技術,培育龍頭企業,建設交易市場,促進產品轉化,加快了馬鈴薯產業的發展。但客觀地講,甘肅省馬鈴薯產業化經營的水平還比較低,仍處在初始階段。
陳學亨指出,產業化經營是現代農業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的重要途徑。馬鈴薯是甘肅省的一大優勢產業,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對于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推動甘肅省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要把馬鈴薯產業的發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來對待,充分發揮和利用自然優勢,按照布局科學化、種植標準化、品種專用化、生產集約化、產品優質化和加工精深化的要求,進一步做大基地,做強龍頭,做優產品,創立名牌,將甘肅省建成全國一流的馬鈴薯脫毒種薯基地、商品薯生產基地、精深加工基地,實現由生產大省向產業強省的轉變。
陳學亨強調,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實施良種工程,建設良種體系。要加快建設中國西部馬鈴薯育種中心,整合省內區域的育種資源,組建種業公司。支持改造農戶現有的貯藏設施,形成以種業公司生產原種,基地農戶生產良種的脫毒種薯生產貯藏供應體系。二是要加快技術推廣,提高單產水平。要加大旱作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在馬鈴薯主產區建立豐產栽培示范區,探索不同生態區域的高產栽培模式。重點推廣脫毒種薯、機械化壟作栽培、病蟲害綜合防控、肥料配方深施等實用技術,提高單產水平。三是要扶持龍頭企業,增強帶動能力。要扶持馬鈴薯加工企業和種業企業的發展,重點支持精淀粉、變性淀粉、全粉等精深加工技改擴建項目,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品檔次,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和對農戶的輻射帶動能力。四是要培育中介組織,提高組織化程度。要在國家示范點的基礎上,省上安排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資金要向馬鈴薯產業傾斜,扶持各種類型的馬鈴薯專業協會或專業合作社,提高生產的組織化程度,推進標準化、規模化生產。五是要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提高市場知名度。要利用各類媒介加大對我省馬鈴薯產業和產品的宣傳,保護和提高甘肅馬鈴薯的市場聲譽。要通過舉辦節會、經貿洽談會,吸引國內外客商來我省投資開發。要做好在終端市場的宣傳推介工作,使更多的馬鈴薯直接銷往終端市場,提高主產區農民群眾的收入。
在職的省級領導,省直農口部門副廳級以上干部,省直有關部門、科研單位和部分中央在甘單位主要負責同志,部分市州分管負責同志及各市州農牧局的負責同志共180人參加了學習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