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天水>>正文 |
消費歪風吹入校園——天水市中小學生不良消費現狀及思考 |
(2005-12-19 12:06:39) 有位讀者讀過此文 來源:天水日報 楊棟 打印本頁 |
|
|
近年來,高消費浪潮席卷了中小學校園,越來越多的學生,特別是城市里的孩子們,熱衷于躋身“貴族學子”行列,他們吃高級食品,喝高檔飲料,穿名牌服裝,戴昂貴手飾,從父母手里拿來大把大把的鈔票,又毫不惋惜地擲向商場、酒樓、游戲廳和娛樂場所,并把這種消費當作時髦,視為瀟灑。據《中學生》雜志中一份關于《青少年理財狀況問卷》調查報告顯示,我國有79%的中小學生從來不預算自己的零用錢開支,超前消費、無節制、無計劃地消費金錢。那么,在我市這樣一個尚欠發達的地區,中小學生的消費觀念又是如何呢?記者日前就此進行了專題調查。
亂花漸欲迷人眼 記者采訪中發現,無論是市區還是鄉鎮,圍繞大大小小的學校、幼兒園,校園周邊的經營性場所瞄準的消費對象,就是學生,開的商鋪、餐館、網吧及娛樂場所,生意興隆。商家利用學生消費觀念尚未成熟的弱點,誘導學生進行時尚消費,時間一長,這群“小消費族”還形成了一些共有的特點。 現象一:食品消費跟廣告。家住麥積區某鐵路小學上六年級的學生張某,每天早晨不是“維維豆奶”外加蛋糕,就是“康師傅方便面”,父母專門為他準備的食譜,也幾乎是清一色的廣告食品:健力寶、娃哈哈、蛋黃派等。時下不是廣告品牌的食品不吃,不是廣告引導的飲料不喝,這在我市一些中小學校里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現象二:服裝消費追名牌。采訪中,記者發現,市區一些校園里學生穿名牌服裝現象比比皆是。父親是某大公司業務銷售員的高一學生魏某,一年四季,“洋裝穿在身”。其父對孩子有求必應,300多元的“森達”皮鞋、近千元的“與狼共舞”西服,把魏某包裝得紳士氣十足。有專家聲稱,孩子的服裝行為多則是家長行為,這種消費在滿足孩子們購買欲望的同時也助長了其潛在的虛榮心。 現象三:娛樂消費跟潮流。現在,不論在游戲廳、網吧,還是在舞廳等娛樂場所,不難發現中小學生的身影。盡管各學校對此明令禁止,可部分中小學生仍難以拒絕誘惑,甚至不惜以逃課為代價。不久前的一個傍晚,記者在秦州區解放路一網吧門前,看到一位30多歲的婦女將自己15歲的孩子從網吧內揪出來,……氣急了的母親隨手給孩子兩個耳光。這個少年,頭發染成橘黃色,一身牛仔裝,耳朵上還戴著耳釘。母親說:她與在某機關工作的丈夫每月收入不錯,但兒子每天都要30元的零用錢,少一分都不去上學。這種習慣自他今年上初三以后每天都未間斷過,誰料他卻天天在這里上網打游戲,現在這么晚了連家都不知道回……聽著母親的哭訴,兒子先用憤怒的眼光斜視著,繼而掏出手機撥打著電話,叫同伴來解圍。不一會兒,三位年紀相仿的青年人打的趕到,不管眾人如何勸說,從人群中拉走了這位少年。臨走時,這位少年忿忿地對母親丟下一句話:“我不會再回家了,等我死了你再去找我吧!” 現象之四:旅游消費盲目探險。每逢節假日,在各大旅游景區,我們都能看到三三兩兩或結幫成群的中小學生,他們在景點中忘情游玩的同時,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自己的身份。日前,家住安居小區的宋大媽告訴記者,她今年上初二的外孫“十一”期間從家中偷偷拿走了2000元錢,帶著同班的兩個要好的同學去華山旅游,因為外孫的父母在外做餐飲生意,每晚回來都很晚,家庭對外孫在同學家過夜的事已經習以為常。孩子臨走前一天未顯示任何征兆,直到次日晨,一家老小才急忙打電話四處尋找,恰逢另外兩位學生的家長也到處尋找孩子。就在三家人商議是否要報警的時候,外孫從陜西華陰縣一公用電話亭打來的一個電話,才使尋子心切的三家人稍稍松了一口氣。外孫四天后回來了,除了拿走的錢花得所剩無幾外,帶回的還有滿身充斥著煙酒味的酸臭和長途旅游后的疲憊。在遭受父母訓斥、責怪的同時,他卻振振有詞地說:“你們掙錢就是給我花的,我已經長大了,你們以后不要再管我了,我們班的有些同學比我去的地方遠多了。” 現象之五:人情消費講排場。生日慶賀是中小學生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人情消費,一旦某某學生過生日,班里同學你來我往,大家你幾十元,我上百元搭份子,出入大酒店、餐館。李某在市區一重點中學讀高一,因為平時能歌善舞,今年7月她16歲生日的當天,同班十幾個學生組織在一起,每人50元為她送來生日禮物,她也告誡父母不要吝嗇,要好好款待同學,為了不讓女兒掃興,父母特意將同學們邀請到一家頗有名氣的火鍋店招待,飯后還即興到某歌廳舉辦了一場豐富多彩的生日舞會,全部花費上千元。除以上的慶賀生日外,現在我市中小學生的人情消費花樣還很多,諸如考試得了第一名,要請客;在某項比賽中獲得了獎項,要請客;加入團組織或被提拔為班干部,同樣要請客……記者在調查中還得知,手機消費、棄舊換新的攀比消費,以及酷斃帥呆的另類消費,在我市各所學校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家長雖然對孩子們的大手大腳、鋪張浪費感到不滿,卻還是不自覺地將現錢塞給孩子們去應酬,更有些家長身不由已地也卷入到孩子們的消費圈中,甘心當起他們的“勤務員”。 |
|
|
|
|
|
|
|
|
|
|
|
|
|
|
|
|
相 關 新 聞 |
|
相 關 專 題 |
|
|
|
新 聞 評 論 |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