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天水9月12日訊(記者邱永強)我省“十一五”規劃的重點建設項目———國電天水電廠2×300兆瓦熱電聯產工程可研報告,今天在天水市通過專家審查。這項當地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熱電聯產工程,將取代天水市主城區的大部分燃煤供熱鍋爐,近期供熱面積可達1360萬平方米。
目前,天水市主城區的冬季供熱主要依靠散布各地的近200臺各型燃煤鍋爐和大量民用小火爐、土暖氣,造成相當嚴重的大氣污染,也使城市的形象大打折扣。天水市各級政府急切希望盡快發展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徹底治理環境污染。因此,國電天水電廠2×300兆瓦熱電聯產工程計劃一經提出,便立即得到天水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并在工程前期準備的各個階段予以全面配合,項目各項工作進展十分順利。
這項工程將由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和華亭煤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建設。熱電廠廠址最終確定在位于天水市區東北、直線距離9公里的渭南鎮。工程計劃總投資23.467億元,為兩臺300兆瓦供熱機組,是主城區(秦州區、麥積區)的主要供熱熱源。據了解,第一臺機組將于2009年10月投產,第二臺機組投產時間在2010年2月。根據天水市城市供熱負荷規劃,到2010年,國電天水電廠的供熱面積要達到1360萬平方米,2020年達到1800萬平方米。整個工程的循環用水將全部利用秦州區建成區的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工程建成后,不僅為改善天水市的大氣環境質量產生決定性影響,還將對優化我省東部電網結構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