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
國家發展改革委
二〇〇九年六月
目 錄
第一章 發展基礎
第一節 發展現狀
第二節 發展優勢
第三節 發展機遇
第四節 面臨挑戰
第二章 總體要求
第一節 指導思想
第二節 基本原則
第三節 戰略定位
第四節 發展目標
第三章 空間布局
第一節 空間結構
第二節 空間戰略
第三節 城鎮體系
第四章 構建創新型區域
第一節 體系創新
第二節 技術創新
第三節 環境創新
第四節 人才開發
第五章 產業發展
第一節 航空航天
第二節 裝備制造
第三節 資源加工
第四節 文化產業
第五節 旅游產業
第六節 現代服務業
第六章 新農村建設
第一節 農業生產
第二節 農業產業化
第三節 農業服務
第四節 城鄉一體化
第七章 基礎設施
第一節 交通
第二節 能源
第三節 水利
第四節 信息
第五節 市政
第八章 生態環境
第一節 生態建設
第二節 環境保護
第三節 資源節約
第九章 公共服務
第一節 教育
第二節 衛生
第三節 文化體育
第四節 就業社保
第十章 改革開放
第一節 深化改革
第二節 擴大開放
第十一章 政策措施
第一節 財稅政策
第二節 金融政策
第三節 投資政策
第四節 土地政策
第五節 環保政策
第六節 統籌城鄉政策
圖1:關中—天水經濟區區位與范圍圖
圖2:關中—天水經濟區城鎮布局圖

圖3:關中—天水經濟區重點產業布局圖
圖4:關中—天水經濟區交通規劃圖
關中—天水經濟區(以下簡稱經濟區)包括陜西省西安、銅川、寶雞、咸陽、渭南、楊凌、商洛(部分區縣 )和甘肅省天水所轄行政區域,面積7.98萬平方公里,2007年末總人口為2842萬人,直接輻射區域包括陜西省陜南的漢中、安康,陜北的延安、榆林,甘肅省的平涼、慶陽和隴南地區。
經濟區地處亞歐大陸橋中心,處于承東啟西、聯接南北的戰略要地,是我國西部地區經濟基礎好、自然條件優越、人文歷史深厚、發展潛力較大的地區。加快經濟區建設與發展,有利于增強區域經濟實力,形成支撐和帶動西部地區加快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有利于深化體制機制創新,為統籌科技資源改革探索新路徑、提供新經驗;有利于構建開放合作的新格局,推動西北地區經濟振興;有利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建設大西安、帶動大關中、引領大西北;有利于應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承接東中部地區產業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本規劃依據黨的十七大精神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西部大開發“十一五”規劃》編制,規劃期為2009—202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