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力推進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建設發展
20多年來全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的成功實踐表明,開發區之所以有存在的必要并顯現出超常的優勢與實力,一方面是,在全國一輪又一輪解放思想的浪潮中,開發區始終堅持了敢為人先、大膽創新,在一定的區域組合了特殊的優惠政策、較高的行政審批權限、相對精簡的管理體制、相對先進的產業以及相對完善的基礎設施等發展要素,引導生產要素向基礎設施完善與共享的區域集中,從而提高了單位土地面積的產出效率,使它具備了比其它地區更高的區位優勢;另一方面是,各國家級開發區率先沖破計劃經濟的束縛,沖破傳統的管理體制束縛,形成了與特殊政策相配套的符合市場經濟體制的超常辦事規則,并不斷適應新形勢進行開拓創新,使開發區能始終走在經濟社會改革開放的最前列。“十二五”時期,是我市全面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全市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建設,必須緊緊圍繞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和省、市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堅持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以加快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為抓手,以建設好“兩個環境”為突破,以開展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關鍵,以為實施“1135”區域發展戰略和實現全市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多做貢獻為目標,突出重點工作,狠抓措施落實,努力促進全市開發區和工業園區持續快速發展。
一要堅持和完善精簡高效的管理體制機制。由于開發區和工業園區擔負的是以體制創新促進區域經濟優先發展的特殊使命,為使其完成特殊任務而給其一些特別的條件,既不是給予特權又不是特殊照顧,而是提供了使其完成特殊任務的基本條件和手段。各縣區要以建立統一、協調、精簡、高效的工業園區管理體制為目標,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思路,大膽借鑒,強化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各項職權職能職責,凸顯開發區體制優勢。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完善以充分授權的“一站式”服務為核心的行政審批制度,最大限度簡化項目審批環節和審批事項,不斷增強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的吸引力,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把其建設成為我市服務最好、效率最高的投資區。
二要科學制定總體發展規劃。要結合“十二五”規劃的編制,積極探索開發區與所在行政區統籌發展的新機制,發揮開發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快推動開發區與周邊地區城鄉一體化步伐。各縣區要堅持用現代區域經濟發展的理念謀劃工業園區的建設與發展,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率運行、高效益產出”的要求,科學編制工業園區總體發展規劃,要在突出地方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的基礎上,明確園區功能定位、產業結構和發展方向,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和前瞻性。同時,要針對工業園區比較分散、規模偏小、發展空間不足的問題,從“集約利用土地、提高利用效率、整合優勢資源”出發,堅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對部分工業園區進行必要的整合,走土地集約利用、產業特色發展的路子。
三要突出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各縣區要圍繞區域發展戰略,依托當地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做長做強產業鏈。特別是在謀劃園區主導產業發展布局上,要圍繞“產業發展集群化、集群發展園區化”的總體思路,加強產業配套協作,突出培育特色產業集群,推進工業園區向特色化、專業化、集群化方向發展。對各縣區工業園區已形成的特色優勢產業,要重點在提高發展水平和質量、提高產品附加值上下功夫,切實增強工業園區的輻射帶動作用。
四要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針對縣區工業園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普遍比較滯后的問題,各縣區政府要在切實增加財政投入的基礎上,把園區建設與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建設、小城鎮建設、舊城改造等項目建設結合起來,以項目的形式爭取國家、省、市資金的支持。同時,要按照創新投融資體制、搭建園區投融資平臺的思路,建立靈活的融資渠道,解決基礎建設投入不足的問題,進一步完善園區配套設施,提升園區投資硬環境。各級各部門也要加大對開發區和各工業園區建設的支持力度,在安排基礎設施建設、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及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等資金和項目時,重點向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傾斜。
五要切實加強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的綜合考核。對于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商務部制定出臺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環境綜合評價辦法》,明確了綜合經濟實力、基礎設施及配套能力、經營成本、人力資源和社會責任、環境保護及節能減排、技術創新環境、管理體制建設、發展與效率等8大類97項具體的考核指標。各縣區要結合國家級開發區考核指標體系,研究制定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建設考核辦法,建立嚴格和行之有效的項目準入、退出和考核評價機制,督促入園項目盡快達產達標,對考核不能達標的企業要限期清理出園,推動開發區和工業園區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六要加大對縣區優勢工業園區的支持力度。全市要建立對各縣區工業園區升級考核、以獎代補的扶持機制,設立市級開發區。凡經過考核評審升級為市級開發區的縣區工業園區,市上設立專項扶持資金,并實行以獎代補。對連續考核居前列的市級開發區,可優先推薦申報升級為省級開發區,并爭取落實省級開發區所享受的扶持優惠政策。
七要著力提升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輻射帶動能力。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統一認識,積極借鑒,深入研究,充分依托國家級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平臺,積極整合優勢資源,不斷放大開發區的輻射帶動能力,爭取最大限度、最大范圍利用好有關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扶持政策和優惠措施,進而帶動全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工業園區持續快速發展。把我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建成促進全市經濟結構調整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支撐點,成為推進所在縣區城市化和新型工業化進程的重要力量,成為體制機制、科技創新、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的排頭兵,成為培養地方經濟發展管理高素質人才的聚集區,成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擴大對外開放的結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