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天水市農業農村部門以“三抓三促”行動為引領,搶抓春季有利時機,加力推進果園改造提升各項工作,今年確定的大部分實施區域已完成春季階段改造提升任務。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改造提升面積3.057萬畝,其中挖改面積2.613萬畝,高接換優面積0.444萬畝,占年度任務2.0萬畝的151.5%。
一、精心組織,強力推進。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持續靠實工作責任,強化協作配合,緊盯目標任務,狠抓措施落實,深入推進果園改造提升工作。市、縣區采取召開現場推進會、技術指導培訓等方式,激發實施主體推進果園改造的積極性主動性,營造了比學趕超、加力推進的良好局面。市上及時調度通報工作進展,總結經驗做法,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問題。各縣區搶抓有利時機,實行包片抓點,精心組織實施,全力促推工作開展。全市果園改造提升工作進展快、效果好。

二、抓點示范,引領帶動。堅持集中辦點、示范帶動,推廣“龍頭企業+基地+農戶”“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大力開展果園改造提升示范點創建,引領帶動果園改造提升全面開展。22個示范點中,20個示范點已全面完成改造提升,占示范點總數的90.91%,累計改造提升面積8348畝,占示范點面積8798畝的94.89%。麥積區花牛鎮馬家灣果園改造提升示范點堅持統一實施、統一栽植優良苗木,大力推行寬行機械化省工省力栽培模式。甘谷縣大石鎮、謝家灣鄉示范點,利用村辦合作社農機專業服務隊,采取“專班+專業隊+群眾”模式,做到“四個統一”(統一謀劃調度、統一品種規格、統一標準栽植、統一田間管理),實現了進度同步、質量保證、輻射帶動的效果。
三、加強宣傳,注重培訓。堅持把宣講果園改造提升獎補政策與開展技術培訓相結合,把線上培訓與線下培訓相結合,把理論培訓與實地指導相結合,深入解讀果園改造提升獎補政策,詳細講解果園改造提升技術,激發了果品生產企業、合作社和廣大果農參與果園改造提升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累計舉辦培訓146期4.889萬人次,其中線上參訓3.6萬人次。邀請國家蘋果、桃產業技術體系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等國內知名果品專家來我市進行培訓指導,解決技術難題。市縣果園改造提升專家組及服務隊下沉鄉鎮、村組、基地,分區域、分層次舉辦技術培訓,指導開展果園改造提升。

四、立足優勢,突出特色。在全市推進以蘋果為主的果園改造提升工作總體部署下,各縣區根據各自果業發展優勢,突出縣域特色,大力推進果園改造提升工作。秦州區立足實際,側重開展大櫻桃果園改造提升;麥積區在深入推進花牛蘋果改造提升的同時,也將葡萄納入獎補范圍,在新陽鎮、社棠鎮等葡萄種植重點鄉鎮,擇優引進新優品種,推行葡萄新優品種V行架、棚架寬行栽培模式;秦安縣將蜜桃納入改造范圍,創建蜜桃改造提升示范點,積極推行蜜桃寬行Y樹形支架式等高效栽培模式,擴大蜜桃栽培面積。

五、嚴格把關,確保質量。充分發揮市縣兩級專家組和服務隊職能作用,狠抓技術培訓,解答疑難問題。嚴把苗木品種質量、開挖整地、土壤改良、栽植澆水覆膜、后期管護等各道關口,保證果園改造提升質量。市農業農村局已開展全市改造提升工作調度11次,印發通報5次。在全市第一季度鄉鎮農業農村重點工作督查考評中,對果園改造提升工作進行了抽查督導。秦安縣在魏店鎮陳莊村果園改造提升千畝優質蜜桃示范點,采用統一規劃、統一放線、統一栽植的技術措施,規范建設質量。麥積區堅持“戶戶有技術明白人、十畝有帶頭人、百畝有示范戶、千畝有土專家”,緊盯果園改造各個環節,規范技術流程,嚴把技術標準,狠抓技術措施落實到位,確保改一畝活一畝、建一片成一片。
(新聞來源:天水市農業農村局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