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影響,近日我國沿海地區部分省市出現食鹽搶購現象。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加大食品安全和食鹽價格監管力度的工作部署,切實保障我市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全面維護食鹽市場秩序穩定,按照省、市市場監管局工作安排,8月26日,天水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隊組織精干力量成立工作專班,在秦州、麥積兩區范圍內開展水產品食品安全及食鹽價格專項執法檢查行動。

執法人員深入兩區農貿市場、大中型商超、餐飲單位等經營場所開展執法檢查,全面排查流通、餐飲環節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重點檢查進口食品經營單位證照是否齊全有效,是否嚴格落實進口產品索票索證制度,是否銷售中國海關禁止進口的食品等,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進口食品相關規定,嚴禁食品生產經營者采購、使用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加工食品、制作餐食或進行銷售(含網絡銷售),共同維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同時,執法人員加大對食鹽定點批發企業和零售終端的執法檢查力度,重點查看經營單位是否存在囤積居奇、哄抬鹽價等違法經營行為,提醒商家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等相關規定,自覺加強價格自律,主動開展自查自糾,全面規范經營行為。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積極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告知消費者我國食鹽來源以井礦鹽和地下鹵水制鹽為主,不受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影響,且儲備充足,不必跟風搶購。

截至目前,執法檢查累計出動執法人員80余人次,檢查各類市場經營主體42家次,其中集貿市場4家次,大中型商超26家次,雜貨商店8家次,餐飲單位4家次。從檢查情況看,目前兩區范圍內的食鹽貨源充足,銷售秩序良好,價格平穩,未出現哄抬價格現象。檢查中未發現經營、使用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情況。
在此,天水市市場監管局特別提醒廣大人民群眾:在購物過程中,應注意查看商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息,重點關注進口食品產地信息,如發現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請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反映。
(新聞來源:天水市市場監管局 轉載:馬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