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充分發揮信用賦能增效作用,將信用監管工作深度融入市場監管服務型執法建設,全面構建“管理、執法、服務”有機融合的監管執法模式,實現服務有溫度、執法有準度、管理有精度,打造規范公正的法制環境、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便捷高效的營商環境、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一、加強信用培育指導,讓服務跑在前面

全面加強經營主體誠信守法培育,突出指導在前、服務在前、警示在前,引導經營主體主動學法、守法、用法。充分利用“3·15”消費者權保護日、法治化優化營商環境宣傳月、質量宣傳月等活動組織開展信用監管法規政策宣傳,堅持推行政務服務告知承諾和信用承諾制度,加強經營主體守信經營指導,全面提高經營主體依法誠信經營和主動參與信用建設意識,加快信用環境塑造,推動構建社會誠信共治格局。
二、落實包容審慎監管,讓執法體現溫度

堅持執法剛柔并濟、管理服務并重,將服務理念融入執法實踐,全面落實包容審慎監管。堅持查處與引導相結合、教育與處罰相結合原則,疏堵結合、懲戒并舉,采取差異化分類處置無照及相關無證經營行為查處。首次未按規定年報且主動糾正錯誤的違法行為列入“兩輕一免”清單,不予處罰。將柔性執法貫穿于長期停業未經營企業清理吊銷執法全過程,各環節,強化服務指導,鼓勵企業自主注銷,助力企業紓困解難,讓執法行為既有力度又有溫度,真正做到了執法為民。
三、推行信用分類監管,讓經營減少干擾
持續深化信用風險分類監管,常態化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行業風險預警監測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深度融合,以信用和風險為導向,統籌歸并同一行業、領域監管事項,全面落實“進一次門,查多項事”。采取差異化分類監管措施,合理確定、動態調整抽查比例和頻次,有效防止隨意檢查、重復檢查等問題的發生,切實減少對經營主體正常經營的干擾。
四、強化信用服務提質,讓修復便捷高效
堅持包容審慎監管工作導向,推行事前告知提醒、審慎列異列嚴、線上線下暢通、承諾容缺辦理、提高修復效率、全程行政指導等優化信用修復的措施,全力幫助經營主體快速修復,重塑優良信用,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經營和商務活動。
五、推進監管信息歸集,讓服務提質增效

堅持以信息化為支撐,深入推進“互聯網+監管”系統應用,加快信息數據匯聚,加強風險預警,大力推進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信用監管等非現場新型監管方式應用,推動行政許可、監管數據和行政執法信息歸集共享和有效利用,充分依托“大數據”精準篩查問題,大幅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智慧型、差異型、服務型”監管。
(新聞來源:天水市市場監管局 轉載:馬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