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上評論】
天水麻辣燙何以“后勁”足
焦云峰
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春天,西北古城天水,憑借一碗熱辣滾燙的麻辣燙,出人意料地火了起來,且呈現出越來越熱之勢。人們不禁要問,為什么是天水?天水的“后勁”為何這么足?筆者作為甘肅人,驚訝于天水現象的同時,細細探尋個中究竟,希冀管中窺豹。
“河岳根源、羲軒桑梓”。甘肅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在漫長的石器時代,天水大地灣就生活著華夏先祖,他們從遠古走來,開了西北地區原始建筑、藝術、農業文明的先河。璀璨的歷史長河中,人文始祖伏羲誕生于此,一畫開天,肇啟文明;先秦莊公襄公在此擊敗西戎,秦穆公修得“秦晉之好”美譽;“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飛將軍李廣戰功赫赫;麥積山石窟以精美絕倫的宗教藝術造像與莫高窟、龍門石窟、云岡石窟,并稱為四大石窟……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天水在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悠久的歷史文化造就了天水人大氣、細膩、善良、淳樸的底蘊和性格。一位當地的耄耋老人說,自打記事起都是正月十五出社火,從未在二月里見過社火表演。現在這個世代流傳的習俗改變了,天水以最隆重的方式和禮儀接待八方來客……每一個天水人都在為這座城市助力,像招待親戚一樣傾盡全力招待每一位客人,生怕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給游客帶來不好的體驗,影響天水在游客中的形象和口碑。
面對天水麻辣燙的爆火,當地政府精心打造麻辣燙一條街,方便游客品嘗美食;開通直達公交專線接送游客;行政事業單位敞開大門,為游客提供免費停車位,全心全意當好“服務員”。省內兄弟城市紛紛組織富有西北特色的花兒、腰鼓、武術等文藝節目前來助陣,讓游客不光盡享口福,還全方位感受魅力甘肅的深厚文化底蘊。
一場持續滾燙的麻辣盛宴,集中展示了隴原兒女團結奮進的熱忱激情,全面彰顯了各級黨委政府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豐碩成果。天水因“天河注水”得名,寓意著美好和希望,真誠歡迎八方賓客多來天水,感受西北人的綿綿情意,品嘗這杯濃厚悠長的“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