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天水市緊緊圍繞打造現代山地特色農業示范區發展定位,統籌推進農業特色產業強鏈補鏈延鏈,鄉村產業發展勢頭迅猛,上半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4%,居全省第3位。
一、鍛長板強鏈條,夯實特色產業發展根基。果品產業方面,出臺果園改造提升和防災減災設施建設獎補辦法,對矮砧密植栽培、喬砧短枝栽培、大櫻桃新優品種栽培、新優品種高接換優栽培等改造模式和新建果園防雹網、多防棚的,分別進行獎補,全市改造提升老果園4.02萬畝,建成果園防災減災設施8523畝。蔬菜產業方面,搶抓“天水麻辣燙”火爆出圈機遇,積極爭取省上現代設施農業建設獎補和貸款貼息資金支持,對改造提升的蔬菜大棚進行獎補,改造蔬菜大棚5565畝,新建設施農業4320畝。
二、促集聚補鏈條,提升特色產業發展韌勁。一是加快推進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前完成64.4萬畝開花類作物保險任務。制定實施《天水市果樹氣象指數保險試點方案(試行)》,在全省率先實施果樹氣象指數保險試點2.3萬畝。二是加速建設冷鏈設施。立足產業發展需求,大力實施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新建農產品產地冷鏈設施20座1.37萬噸,作為全國唯一地級市在全國現場會上作了典型交流發言。三是加力推進產業園區創建。堅持國家、省、市、縣四級農業園區聯創共建,從項目建設、財政金融支持、用地保障等方面支持現代農業園區、產業集群、產業強鎮建設,全市27個市級以上農業園區總產值達193.84億元。
三、創品牌延鏈條,提升特色產業發展質效。一是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扎實推動“引大引強引頭部”和“優化營商環境提質增效年”兩大行動,組建招商引資工作專班,新增簽約項目38個22.82億元,到位資金5.35億元。二是積極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積極引培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大力推動“糧變粉”“菜變漿”“果變汁”等加工,全市特色農產品加工全產業鏈產值達到370億元。三是著力打造天水“甘味”特色品牌。深入實施品牌強農行動加快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三牌聯創”,“甘谷辣椒”多次亮相央視及省級媒體,天水鮮蘋果、秦安蜜桃分別首次出口蒙古國、新加坡,天水大櫻桃榮獲全國名優櫻桃一等獎,天水“甘味”特色農產品品牌影響力迅速提升。
(新聞來源:天水市農業農村局 轉載:馬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