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天水市檢察院召開“檢察護企”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向社會通報全市檢察機關“檢察護企”專項行動工作情況。市檢察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田代奎主持發布會,副檢察長劉紅霞、第二檢察部副主任楊芳參加發布會,通報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據介紹,自“檢察護企”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天水市檢察機關深入貫徹落實最高檢、省檢察院相關工作部署,結合落實省市委“優化營商環境提質增效年”和“三抓三促”行動要求,緊扣服務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主線,瞄準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司法需求,將“護”融入高質效的司法辦案之中,將“實”貫穿于專項行動的始終,以高質效檢察履職助力營造安商惠企法治環境。
建機制,打造護企“工具包”。
建立“一把手”工作領導機制,全市兩級院均成立由檢察長任組長的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確定牽頭部門和聯絡員,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構建“領導小組統一指揮,牽頭部門負責抓總,各部門積極參與”的“護企”工作格局。建立護企線索專人辦理機制,實行涉企線索統一管理、跟蹤辦理、協調聯動機制,從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個角度對線索進行分析研判,指派專人負責線索跟蹤、審查、辦理,確保線索核查質效。建立內外聯動工作機制,縱向強化上下級聯動護企,做到上下一盤棋。橫向強化協調,與法院、公安、工商聯等單位建立協作機制,推動涉企案件快速辦理。與市中級人民法院會簽《關于開展“隴原風暴”2024專項執行行動聯合協作的意見》,成功執行涉企案件4件,執行到位金額200余萬元。
強保護,讓企業吃下“定心丸”。
聚焦涉企案件辦理,堅持打擊保護并重。從重從快辦理侵害民企及企業家權益案件77件97人,批捕43人,起訴78人。嚴懲利用空殼公司實施的犯罪,制發檢察建議2件,批捕6人,提起公訴30人。以“企業損失最小化,追贓挽損最大化”為目標,幫助企業挽回損失400余萬元。聚焦全過程監督,深化“四大檢察”綜合履職。加強涉企犯罪案件“掛案”及違法查封、凍結、扣押刑事監督治理,排查“掛案”4件,已監督公安機關撤案3件。充分發揮民事檢察職能,聚焦涉企債務糾紛、股權分配、合同糾紛等,加強對確有錯誤涉企民事生效裁判的法律監督,共提出抗訴和再審檢察建議3件,針對涉企執行問題制發檢察建議35件。強化行政檢察監督,對涉企行政爭議案件提出檢察建議3件。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辦理涉企公益訴訟監督案件18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13件,依法保障企業合法權益。聚焦檢企良性互動,通過搭建“黨建+”護企溝通平臺、涉企法律服務綠色平臺、檢企常態化聯系協作平臺、民企法治宣傳平臺等四個平臺,精準對接民營企業法治需求,幫助企業紓困解憂,讓檢察機關成為企業遇到法律問題第一時間想得起、找得到的貼心人。
創特色,全力答好“護企卷”。
聚焦“甘谷辣椒”、“秦安蜜桃”、“張家川紅花牛”等特色產業,積極構建知識產權檢察“捕、訴、監、防、治”全鏈條一體化保護機制,同時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溝通協調,打造地理標志、老字號知識產權保護特色樣本,以檢察履職助力企業更好發展。精準把握檢察履職與服務大局的契合點,形成府檢聯動護企合力。充分運用“能動履職助力矛盾風險防控工作法”,形成“1+N聽證”模式,開展涉企矛盾化解。強化類案分析研判,將個案預防延伸拓展至行業治理,總結深挖涉企案件背后的管理漏洞和制度缺陷,有針對性地向企業、行業協會、主管單位發出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36份,幫助企業堵漏建制,推動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

劉紅霞副檢察長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下一步全市檢察機關將全面落實最高檢、省檢察院工作要求,進一步增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檢察自覺,堅持系統謀劃推進,強化“四大檢察”一體綜合履職,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讓企業家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大膽經營。立足本土特色因地制宜創新工作舉措,進一步做好檢察機關專項行動法治宣傳、成效宣傳、典型宣傳,不斷擴大檢察工作綜合影響力,力爭打造專項行動“天水經驗”。

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受邀參加新聞發布會,法治日報、甘肅日報、甘肅省廣播電視總臺、甘肅法治報、天水日報、天水市廣播電視臺、天水在線等多家媒體記者參加新聞發布會。
(新聞來源:天水市檢察院 轉載:馬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