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有效防范職業性放射性疾病的發生,切實保障醫療機構放射工作人員的職業健康權益,根據《2025年天水市放射性危害因素監測工作實施方案》要求,7月26日至8月8日,天水市疾控中心開展全市醫療機構職業性放射性危害因素監測檢測工作。
此次監測范圍覆蓋全市各級各類開展放射診療活動的醫療機構,包括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以及民營醫療機構等。監測內容涵蓋放射診療設備性能檢測、工作場所輻射水平監測、放射防護設施效果評估以及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與職業健康檢查等多個方面。

在放射診療設備性能檢測方面,市疾控中心專業技術人員對CT、DR、數字胃腸機、DSA、乳腺DR、C型臂、牙科X射線機等常見設備的輻射輸出量、圖像質量、穩定性等關鍵指標進行了嚴格檢測,確保設備在安全、高效的狀態下運行。既滿足臨床診斷需求,又最大程度降低對患者和工作人員的輻射危害。
對工作場所輻射水平監測同樣是此次工作的重點。工作人員放射診療設備機房周圍環境的輻射劑量率進行了全面檢測,同時對防護門、觀察窗、墻壁等屏蔽防護設施的效果進行評估。

截至8月8日,市疾控中心已完成對7家醫療機構18臺設備現場監測檢測工作,收集各類監測數據36條。后續,市疾控中心將對監測數據進行系統分析和整理,針對監測中發現的問題,向各醫療機構出具詳細的監測報告和整改建議,并聯合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對問題突出的醫療機構進行跟蹤復查,督促其落實整改措施,確保醫療機構放射診療活動的安全有序開展。

通過此次監測檢測工作,市疾控中心將進一步掌握全市醫療機構職業性放射性危害因素的分布狀況和防護水平,為制定我市針對性的放射衛生監管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學依據,有力推動全市醫療機構放射防護管理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進程,切實守護好放射工作人員的職業健康和廣大患者、公眾的健康安全。
(來源:天水市疾控中心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