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史稱寧遠,位于甘肅省東南部渭水河畔,自西漢以來,這里就是“絲綢之路”南路通道的必經之地,亦是中西經濟文化匯合的要塞。
武山物產豐富,鐘靈毓秀,人杰地靈,文化底蘊深厚,今年以來,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深挖山雄、水秀、洞天、泉湯、菜香、魚鮮、文脈、武魂、玉潤、人杰“十有”特色資源,主動融入絲綢之路游等主題品牌線路,積極開展精準化、全景式、體驗式營銷活動,釋放文旅產業優勢。

武山鄉村冬景
通過創新擴大旅游消費,武山縣拉動社會消費2628.7萬元,帶動2.6萬人吃上旅游飯。開展招商引資考察和文旅宣傳推介,主動“走出去”,簽約意向性戰略合作框架協議4個、項目資金達1.6億元。
在武山渭河以南地區,水質清澈、低溫清冷。依托綠水青山資源稟賦,建成苗種繁育場和20多個規模化冷水魚休閑漁場,形成“山溪河畔漁家樂”,所產冷水魚肉質細嫩鮮美,吸引大量游客前來品嘗,已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年產值達5000余萬元。
同時,武山縣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安排文化旅游發展專項資金支持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壯大,組建武山縣渭川文旅發展集團,承擔文旅項目建設、景區運營管理等七大業務板塊,企業化、市場化推進文旅產業發展。大力實施景區品質提升工程,結合“和美鄉村”建設,綠化道路450公里,亮化旅游線路10公里,聯合甘谷大像山景區開展大像山——水簾洞景區冬春一票互游活動,全面激發大眾旅游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