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甘肅新聞>>武威>>正文

致富路上帶頭人——武威市新農村建設散記
(2007-5-23 6:59:00) 來源:甘肅日報 > 五版  打印本頁

  4月16日至17日,記者隨武威市新農村建設觀摩團,參觀了天祝、涼州、古浪等縣區新農村建設情況,一路上走村入戶,耳聞目睹了農村致富帶頭人帶領廣大農民群眾建設新農村的動人事跡,記下了一些建設新農村的新人新事。

  第一個種人參果的人天祝藏族自治縣哈溪鎮西灘村是一個以發展傳統種養業為主的貧困村。近年來,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號召下,全鎮上下大力調整種植結構,興起了種植人參果日光溫室大棚的高潮,許多人也由此走上了致富路。人參果的種植是需要技術和資金的,可是西灘村沒有科技人才,沒有發展資金,建設日光溫室種植人參果成了全村人的心病。就在這時,宋占科這個年已50歲的藏族共產黨員出現在了村民們的眼前,村民們又看到了希望。

  宋占科原來是一個民辦教師,家鄉的貧困時刻困擾著他。上世紀80年代,雙龍溝淘金熱興起,他放棄了民辦教師職業,走進了雙龍溝。經過一段時間,他積累了一些資金,從此他又獨自走南闖北,學到了當地群眾無法學到的知識和經驗。哈溪鎮發展以人參果為主的日光溫室使他看到了帶領貧困農牧民擺脫貧困的希望,他毅然回到了這個生他養他的村子,和村民們一道,開始積極投身于日光溫室建設。

  剛開始,有些村民置疑是否真的能在這個連糧食都長不好的地方用日光溫室種出人參果,宋占科為了打消村民們的顧慮,自己帶頭興建了3座人參果大棚。在他的積極引導和帶動下,村民們都開始建起了自己的日光溫室。村民們沒有技術,他義務為群眾講解傳授搭棚的經驗和種植技術;村民們沒有資金,他立即為特困戶幫扶貸款資金,無償地為特困戶提供鋼筋、水泥。當年,該村就新建日光溫室58座,部分群眾增加收入達8000多元。隨著第一批大棚的建成并產生不錯的經濟效益后,其他群眾也紛紛建起了大棚,全村日光溫室從2005年的58座迅速發展到了現在的167座,擁有大棚的農戶已占全村農戶的三分之一。僅此一項,全村的人均收入提高了1000多元。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宋占科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大棚建成后,面對人參果的銷售和外運等新的難題,就主動托關系、找門路,幾番周折,他自己購置了一輛專用運銷車輛,專門運銷人參果,解決了當地群眾銷售人參果難的問題。現在他的人參果運銷車輛不僅方便了西灘村,而且跑遍了種植人參果的其他11個村,當地群眾都親切地稱他為致富路上的帶頭人,是他們脫貧致富的領頭雁。

  種菜販菜的人當記者一行走進涼州區清水鄉王盛村3組村民馬尚武的新居后,忍不住對這套布局完全按城市樓房套型設計的平房嘖嘖贊嘆:客廳里電視、沙發一應俱全;大人、小孩各有臥室;廚房旁臥室的炕洞與做飯的火爐相通,干凈暖和,這間臥室是專為老人設計的。主人馬尚武自豪地告訴記者:“蓋這樣的一個小院需要8萬元錢,我的收入主要來自于購銷、種植大棚蔬菜。”

  1995年,馬尚武從部隊復員后,回到了王盛村,那時清水鄉的日光溫室剛剛起步,在外面開了眼界的馬尚武毫不猶豫地認準了致富方向—————搭建日光溫室。起初他的大棚里主要種植黃瓜、辣椒,經過幾年的種植,頭腦靈活的馬尚武摸著了門道,他不僅在種植蔬菜的品種上跟著市場走,而且還當上了蔬菜經濟人,為鄉親們買賣蔬菜牽線搭橋。馬尚武說,媳婦在家經營大棚,他專跑市場,每年收入不下萬元。

  正說著,村民馬壽走了進來,馬尚武趕忙熱情相迎,并向記者介紹說,馬壽是村里最早搭建日光溫室的人之一,也是自己的引路人。說起日光溫室,馬壽侃侃而談。1995年,在政府的倡導下,他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劃出了一畝三分地,建起了日光溫室,種植黃瓜、辣椒。剛開始的時候,村里日光溫室少,蔬菜成熟后,菜販子不來收,馬壽他們只好自己開著“三馬子”到城郊販菜。由于掌握不準市場行情,吃點小虧是難免的,但收益卻是明顯的。馬壽說,最初幾年雖然市場不穩,但種植大棚蔬菜每年的收入少說也在5000元左右,明顯高于種植小麥。

  看到搭了日光溫室的人的口袋里越來越鼓,村民們再也坐不住了,紛紛效仿,1座、2座、3座……現在的王盛村有880座日光溫室,這么多溫室建起來后,銷路怎么樣呢?馬壽笑著說:“我們村種植的蔬菜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我的菜一出棚,就讓咱們本地的菜販子搶收走了,外地的菜販子根本插不上手。只要結構調整好,蔬菜不存在滯銷問題。”規模經營拉動了效益增長,就連外村的農戶也將蔬菜拉到了王盛村來賣。馬壽打趣道:“只要我的菜種得好,菜販子會提著酒來收我的菜。”現在,王盛村建日光溫室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已占全村人均純收入的70%以上。

  走出馬尚武家,只見與馬尚武家相連的一排高標準的小康住宅已拔地而起。馬壽告訴我們,2006年,王盛村3組已有20戶人家告別了土坯房,住進了生態文明小康住宅,今年還會有20戶人家搬進新居,房子標準和馬尚武家的一樣。

  山溝溝里建溫棚的人“處在石羊河上游的我們,大力發展節水的蔬菜產業,為下游人民多節省點水,就是我們對母親河的回報。”古浪縣黃羊川鎮一棵樹村黨支部書記李忠國一語中的。

  地處大山深溝的古浪縣黃羊川鎮一棵樹村,今年計劃建設170座日光溫室。面對數量大、任務重的現實,村黨支部書記李忠國先后召開了村組干部會議、黨員會議、積極性高的群眾會議、群眾動員大會,動員群眾建設日光溫室。村支部一班人采取劃片包村的辦法,三番五次挨門逐戶上門動員群眾,通過算賬對比,幫助協調資金,解決各戶具體困難,打消了群眾顧慮。3月11日,村上邀請省農科院專家和縣農廣校的講師對村民進行了科技講座,為每戶散發了《農業實用技術讀本》。村上的12名黨員積極響應村支部的號召,率先搭建日光溫室,全村的日光溫室建設工作也拉開了序幕。

  一棵樹村確定了3個示范點,村支部一班人綜合分析各自的不同情況,分別對待,把工作重點放在了從來沒有日光溫室的蘆家灣組。該村有78戶人,計劃建設50座日光溫室。村干部白天實地規劃建設點,晚上上門做工作,還專門組織群眾到哈溪、新勝和村上的其他棚中觀摩學習,通過農民間的交流,加之細致入微的工作,蘆家灣組群眾的建棚積極性高漲,50座棚同時開建。目前,全村已經完成95座日光溫室的放線、平整、筑基,開始夯筑墻體,120座小拱棚的建設任務全部落實到戶。

  村支書李忠國告訴記者,去年全村人均蔬菜收入1000元,占到純收入的55%,蔬菜產業已經成了全村的支柱產業。今年要新建170座日光溫室和120座小拱棚,發展西芹、蒜苗、娃娃菜等露地蔬菜480畝。


頭 條 推 薦

“十大風景名勝區”網絡“選美”請為麥積山

·[麥積] 投資1.86億 寶天高速麥積互通立交橋率先建成
·[天水] 2007年公祭伏羲大典新聞發布會將于5月24日在北京舉
·[天水] 三地攝影師5月26日天水聚焦白娃娃 模特報名正在進
·[天水] 全市抗旱會議提出 抗旱是當前農村壓倒一切的中心任
·[天水] 天水電視臺劉晉:電視文化節目的困境與出路
·[天水] 記天水市水資源管理處副主任 高級工程師劉建平
·[秦州] 新農村建設的排頭兵——記天水市被選派任職村干部
·[張川] 增收富農的綠色銀行——張家川縣發展無公害蔬菜紀
·[天水] 今年冬小麥適宜收獲期氣象預報
·[天水] “十大風景名勝區”網絡“選美”請為麥積山投一票
更多>>>
最 新 圖 片
蘭州看數字電視25元/月 免費配置 甘肅省在日推介“絲綢之路”旅游 甘肅永昌爆破電廠冷卻塔 省長親自 甘肅遭遇50年未遇大旱 87萬余人飲 調查稱甘肅蘭州每年億噸生活污水 陸浩當選甘肅省委書記 徐守盛、劉

相 關 新 聞

·張家川縣新農村建設見聞
·組圖:麥積區召開中路片鄉鎮新農村建設現場會
·“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支持新農村建設示范區項目”落戶天水
·推廣科學技術 星火項目加速秦州新農村建設
·張家川66名能人成為新農村建設領頭雁
·結合實際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秦安縣新農村建設工作綜述
·推廣科學技術 星火計劃項目加速秦州新農村建設進程
·全市新農村建設示范村 實用技術培訓班開班
·五項措施促進秦州區新農村建設

新 聞 評 論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05044 墁坪山水
05043 山青水碧看古城
小投入大收益 八款超便宜長焦相機大搜羅

最新新聞
·致富路上帶頭人——武威市新農村建設散記
·李建華:求真務實 開拓創新 提高領導干部執行力
·楊誠:以人才強省戰略實施提供人才資源支撐
·蘭州一刑警副隊長涉嫌刑訊逼供嫌疑人被起訴
·蘭州市三分之一小城鎮將步入現代化
·四論深入學習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
·徐守盛:狠抓落實 確保實現節能減排任務
·甘肅省將組團參加在成都舉辦的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
·關注95%——對全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困境的分析
·喜迎漳縣第三屆貴清山旅游文化節
·成縣10萬噸鋅冶煉技改擴建工程開工
·甘肅省將舉辦“第二屆黃河文學獎”評獎
·“全國十大陳列精品”獎揭曉 甘肅省博物館榜上有名
·甘肅嘉峪關文化局原副局長杜思平貪污失職獲刑
·陸浩在慶陽調研:把慶陽建成全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第三屆深圳文博會閉幕 甘肅展團收獲頗豐
·武都成我國最大油橄欖種植基地
·甘肅省區劃地名工作會議召開
·第四屆金城大專辯論賽落下帷幕
·古韻新曲譜華章———甘州加快發展特色區域經濟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