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618年),字道興,天水休官(今甘肅天水秦安縣)人。北周、隋代著名將領。其父李超,在北周時曾任應、戎二州刺史。
李景容貌奇?zhèn)ィ哿^人,美須髯,驍勇善射。在平定北齊的戰(zhàn)役中,功勞卓著。隋開皇九年(589年),以行軍總管隨王世積討伐陳。他沖鋒陷陣,驍勇善戰(zhàn),因戰(zhàn)功進上開府。高智慧等在江南叛亂,他又以行軍總管隨楊素平叛,還授鄜州刺史。又平定倉嶺,旋朝后授鄜州刺史。
隋開皇十七年(597年)遼東之戰(zhàn),李景為軍總管,征戰(zhàn)數年,功勛卓著。文帝楊堅驚奇其雄壯威武,對朝廷眾臣說:“卿相表當位及人臣。”不久,李景又與史萬歲于大斤山攻戰(zhàn)突厥,在僻遠小道奇遇賊軍,并大破之。其后與上明公楊紀送義成公主至突厥,行至恒安,遇突厥來犯。當時代州總管韓洪為賊軍所敗,李景率領數百兵卒增援韓洪。力戰(zhàn)3天,殺虜甚眾。因軍功李景被改封為韓州刺史。
仁壽年間(601~604年),李景檢校代州總管。漢王楊諒在并州造反,李景發(fā)兵圍剿。楊諒派劉嵩在城東襲擊李景,他上樓射敵,敵兵無不應弦而倒。緊接著他又挑選壯士進擊,俘殺甚多。楊諒又派嵐州刺史喬鐘葵率勁旅3萬人攻城。李景部下不過幾千人,加上城池不固,被反賊沖擊,城墻一處處相繼被摧垮。李景一邊作戰(zhàn)一邊筑城,士兵都殊死作戰(zhàn),屢屢挫敗賊軍。司馬馮孝慈、司法參軍呂玉,都驍勇善戰(zhàn),儀同三司侯莫陳義足智多謀,工于拒敵守城之術。李景深知此三人皆忠義之士,當盡力效命于朝廷,遂對他們推心置腹,以兄弟相稱。在敵眾我寡的極為不利的形勢下,李景竟堅守城池一月之久。朔州總管楊義臣率兵來援,兩下合力,才大破叛軍。
李景略非所長,而其忠直為時所許,隋煬帝亦非常信任他。曾云:“公誠直自天然,我之梁棟也。”又每每呼他為“李大將軍”,而不直呼其名,其受器重可見。后擊吐谷渾于青海,以功進位光祿大夫。
大業(yè)五年(609年),煬帝車駕西巡,至天水,李景獻食。煬帝以李景地方之主人賜坐齊王暕上。李景與左武衛(wèi)大將軍郭衍因煬帝到隴川宮大獵,俱有難色而為人所奏。歲余,官復原位,后復征遼東,及旋,進爵滑國公。
大業(yè)十二年(616 年),隋煬帝命李景營造攻打遼東的武器設備。武賁郎將羅藝與李景有矛盾,乘機誣陷李景謀反。煬帝派人送來李景的兒子,并安慰他說:“縱人言公窺天闕,據京師,吾無疑也。”隋軍進攻遼東的軍資大多都是李景管轄,糧食、布帛可謂堆積如山。但李景秉公辦事、絲毫不取。
隋煬帝在江都被害,李景亦被賊人所殺。李景一生轉戰(zhàn)四方,馳騁疆場數十載,將士聞其死訊,莫不失聲痛哭。契丹、靺鞨等“感其恩,聞之莫不流涕。幽、燕人士,亦無不傷痛惋惜”。有子名李世謨。 (《天水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