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走筆》自序
馮沙駝(甘肅)

《大地走筆》是繼《探索與實踐》及《回望集》之后,我的第三部作品集。匯集了近年來發表或沒發表過的一些作品。和同時代的朋友一樣,我從幼年到晚年,經歷過太多的事。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的往事在記憶中越來越清晰,如同放映舊電影般,不斷地閃現在腦海中,丟也丟不掉,忘也忘不了,總感覺到不吐不快,從而有了用文字記錄下來的念想。
我所經歷的一些往事,對過去歲月的一些回憶,對天水歷史文化片斷的描述,雖然雜七雜八,用散文或敘述型文體記錄下來,一部分在網上發表,一部分保留下來自我欣賞,積沙成塔,集腋成裘,在親友的鼓動下,萌生了出書成冊的想法,最終成全了這本書。
我要感謝我的父親。他一生不停學習,活到老,學到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對我從小嚴格要求,言傳身教,尤其不能碌碌無為虛度一生的諄諄教誨,對每一件事的認真執著,對文字的精益求精,深刻地影響了我的成長,貫穿了我的一生。
1966年"文革"爆發,擊碎了我的大學夢。1968年,我下鄉當農民,以后進廠當工人,條件艱苦,環境惡劣,使我一度跌入人生低谷。1982年后當干部,1989年開始到領導崗位,工作繁重緊張,壓力山大。退休后,有充裕的時間隨意支配,怎樣使自己的退休生活充實又豐富,是自己面臨的又一人生挑戰。幾十年來,每次轉變中,我一直牢記父親的囑托,再忙再累,讀書、學習不停頓,須臾不離。通過不斷的學習、讀書、思考、積累,豐富了自身的閱歷,拓展了知識面,充實了自己,對人生和外部世界的認識與日俱增,從中獲得了巨大的精神支撐和生活推動力,特別是退休以后更是如此,學習、閱讀、寫作成為我生活中最大的樂趣。
對文學的追求、執著,作為一種愛好,我一直沒有放棄。
如果說2009年成冊的《探索與實踐》是我在縣、區、市級領導崗位上工作20年的總結和體會,2019年成冊的《回望集》是我從學生階段、下鄉當農民、進廠當工人、到機關當干部,后來在有關領導崗位上對親身經歷的重大事件的真實記錄,那么,這冊《大地走筆》4個章節中的19篇文章,是我多年來堅持讀書,對近幾年來寫作的最好檢驗,也算是我的圓夢之作。

《大地走筆》第一章節《往事如煙》中的幾篇文章,是幾十年前發生在身邊,深深銘刻在自己腦海中的往事回憶。開篇《身影》是親歷,在自己心里埋藏了多年,思考了許久,最后成文,是對父親永久的懷念。
第二章節《我和火車有關的故事》和《我和鐵路有關的故事》,是在我身邊發生過,引起我關注,反復考慮認為很有必要對西部鐵路建設那段歷史認真考證后的回顧,也是對岳父那一輩鐵路人的經歷,以故事形式的真實再現,目的在于記錄那段歷史,不忘先輩們過去創業的艱辛。
我祖籍地是山西省忻州,出生在天水。除1968年下鄉到隴南徽縣插隊當農民,后在天水地區小河鐵廠當工人、干部,離開天水15年外,其余60年一直生活、工作在天水。天水是生我、養我、培育我成長的地方,是我心中永遠摯愛的家鄉,我對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第三章節中涉及到天水的6篇文章,記錄了天水的有關歷史、地理、文化等,借此抒發我對這片土地的深深眷愛。
我喜愛旅游,旅途中不僅用相機捕捉神州大地一瞬間的美景,更喜歡深究其歷史、地理、城市文化、社會變遷、風土人情等,第四章節《大地走筆》中的5篇文章,以散文形式表現行走中的所見所聞所思,再配上自己的幾幅攝影作品,篇幅雖有限,但飽含有特殊的感受。
寫作的過程使我進入到一個全新的世界,仿佛是在知識的海洋里不斷追求,不斷充實,不斷求真。在我的退休生活中,閱讀和寫作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將其視為開動腦筋、吸取信息、活躍思維能力、思考動手、增強自身記憶力的十分有意義的事努力去做,而且下決心一定要做好,使自己的退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充實愉悅,得到了精神營養的補充和心理上的滿足。
寫作的過程,更是知識再積累的過程。撰寫有關文章時,要翻閱大量的工具書,查閱重要的歷史資料,反復考證重要事件的背景、歷史,去偽存真。對過去似是而非、似懂非懂、不明不白的一些歷史、傳說乃至典故等等都要重新深入學習,進行論證,分析比較,再思考,再認識,成文的過程,使我深深感到學無止境,永無邊際。
我深感閱讀、寫作、思考乃至外出觀光、休閑、旅游的過程,可以進發創作的火花。多年來,通過閱讀,不但豐富了知識面,還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創作沖動。讀書時,用心深究和學習對事物、人物細節的刻畫,在寫作中加以應用。外出旅游時,從景區、景點的歷史文化中得到某種啟示,有了新的創作欲望。總之,我的感受是,只要有心,用心,廣收眾長,在一張白紙上也可以畫出自己比較滿意的圖畫來。

從小受家庭知識氛圍的影響,我幾十年來讀書、看報、留筆記、記日記從未停止過。尤其對文學的偏愛,天長日久,使我對科班出身的讀書人的文筆、寫作方式和他們的文字作品十分仰慕,自己通過不斷的讀書、學習,提高文字水平和寫作技巧的同時,特別愿意和文學水平高、文字功底深的人群交往,無論他們年齡、身份、地位如何,視他們為朋友、同事,真誠地在寫作上向他們學習請教。我的許多文章發表前都請一些文化人把關,提出意見建議,進行修改完善,從中受益匪淺。
我深知自己文學水平很有限,本冊作品中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也請閱讀者提出寶貴意見來。
這本書的后記,經我提議,由薛林榮同志撰寫。我們相互很熟悉,我對他人品及文字功底有著深入的了解,特別是近年來,他在國內魯迅研究方面獨樹一幟的成績,廣受關注,令人欽佩。
感謝萬詠剛、王重揚、汪彤、唐彥輝等同志,他們為這本冊子的編輯、校對、出版付出了很大心血。
馮沙駝
2024年8月2日

【作者簡介】馮沙駝,祖籍山西省忻州市。1968年11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在職研究生學歷。曾任天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天水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天水市政協主席。在職期間,曾兼職任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中小城市分會第四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陜甘川寧毗鄰地區經濟聯合會顧問。主編《規劃天水》叢書、《跨越世紀的天水》《天水旅游資源概覽》《天水工業產品名牌名錄》等。在《中國市長》《市長通訊》《中國中小城市發展》《中國城市規劃》《發展研究》《天水市委黨校校刊》《天水學刊》《天水日報》等刊物上發表過多篇文章。退休后,出版過《探索與實踐》《回望集》,《如此多嬌·風流人物﹣國內外攝影作品集》《如此多嬌·江山如畫﹣國內外攝影作品集》《懷抱世界一國內外攝影集》。在《天水在線》《天水文學》《格桑花》《夕陽紅》《關中》《卡倫湖文學》《天水文史資料》《發展研究》上發表過諸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