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十五”時期是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最快最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最為明顯的時期之一。“十五”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的全面完成或超額完成,不僅為全區“十一五”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加快發展的信心。五年來的工作實踐,讓我們深刻體會到,要把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推向一個新臺階,必須堅持和把握好以下原則:
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統籌城鄉,協調有序、持續發展。發展是第一要務,也是最大的政治。必須堅定不移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明晰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實現又快又好發展。
必須堅持發展抓項目不動搖。項目是發展的有效載體,要緊抓機遇,用足用活政策,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千方百計抓好項目爭取和招商引資工作,不斷夯實發展基礎,增強發展后勁,提升發展優勢。
必須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善于運用改革和創新的辦法破解發展中的難題,不斷突破和消除影響發展的思想障礙和體制性障礙,最大限度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聚集發展要素,加快發展步伐。
必須站在全市乃至全省的高度來謀劃和定位秦州的發展。要始終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創特色、爭一流,不斷取得新突破,開創新局面,實現新發展。
必須堅持轉變政府職能,不斷優化發展環境。要牢固樹立市場經濟的理念,改進經濟管理的方式方法,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不斷推進政府職能轉變,著力建設民主、法制、務實、廉潔、服務的新型政府,加強政風建設,提高服務質量,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必須堅持以穩定為前提,著力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穩定是各項工作開展的基礎,要千方百計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竭盡全力解決好群眾關心的熱難點問題,要敢于正視矛盾,努力創造條件,積極化解矛盾,不斷夯實穩定基礎,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十五”時期所取得的成績,是市委、市政府和區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區人民團結奮斗、開拓進取、扎實工作的結果,是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離退休老干部、社會各界人士關心支持、監督幫助的結果,是駐區各企事業單位、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民兵預備役人員積極參與地方建設、支持政府工作的結果。在這里,我代表秦州區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深刻地認識到,全區經濟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經濟總量仍然偏小,人均占有率較低,與全省其它中心城區相比存在差距,加快發展的壓力大。二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后勁和潛力依然不足,缺乏大項目和財源性項目的有效支撐。三是中心城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聚集人才、技術、資金等生產要素的能力較低。四是城鄉二元結構特征仍然明顯,城鄉基礎設施特別是農村基礎設施相對滯后,農業產業化水平較低,覆蓋面還不寬,農民整體增收難度較大。五是財政依然困難,保工資、保運轉、保穩定面臨不少的壓力。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層基礎工作比較薄弱,社會保障、就業和再就業壓力較大,熱點難點問題較多,也存在一些不穩定的因素。七是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發展的環境還需進一步優化。這些問題,我們將繼續采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
“十一五”是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肩負著加快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歷史重任。未來五年,我區總體上處于夯實基礎、優化環境、提升優勢、突出特色、加快發展的階段。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區情,準確把握發展定位,緊抓一切機遇,努力把全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推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