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省委書記蘇榮同志答記者問
記者:胡錦濤同志最近提出的“八榮八恥”,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您認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有什么重大意義?
蘇榮:胡錦濤同志關于“八榮八恥”的重要論述,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繼承和發(fā)揚,是新時期社會主義道德的系統(tǒng)總結,是馬克思主義倫理觀的精辟概括,是新形勢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在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型時期,我們要始終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始終堅持科學發(fā)展觀,同時也必須始終堅持社會主義道德觀,這既是我們加快發(fā)展的根本保證,也是促進發(fā)展的強大動力。大力倡導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對于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社會風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記者:“八榮八恥”涉及到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方方面面,您認為它的核心內涵是什么?
蘇榮:榮辱觀古已有之,榮辱心人皆有之,榮辱觀是一個古老而嶄新的話題。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八榮八恥”,涵蓋了個人、集體、國家三者之間的關系,涉及人生態(tài)度、社會風尚等方方面面,明確了現(xiàn)階段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總體目標,細化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具體任務,體現(xiàn)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體現(xiàn)了先進性和廣泛性的有機結合,體現(xiàn)了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有機結合,體現(xiàn)了知和行的相互統(tǒng)一。榮辱觀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一定的榮辱觀是建立在一定的價值觀基礎之上的,是價值觀的外化形式;一定的價值觀又是建立在一定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基礎之上的,是世界觀、人生觀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而支撐人的榮辱觀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則是人們賴以生存發(fā)展和完善自身的精神支柱。只有分清是非榮辱,明辨善惡美丑,一個人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一個社會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
記者: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您認為對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什么積極作用?
蘇榮:一個時代要有一個時代的精神支柱和道德風尚。我們甘肅是一個有2600多萬人口、50多個民族的經濟欠發(fā)達省份,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尤其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礎,也需要共同的道德規(guī)范。科學發(fā)展觀的實質是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堅持以人為本,不但要滿足人的物質和精神需求,而且還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培育人的道德情操。作為推動科學發(fā)展主體的人,應該是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的人,應該是具有正確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的人,應該是具有較高科學文化素養(yǎng)和思想道德素質的人。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就需要全省各族人民有共同的精神支柱和道德遵循,整個社會有穩(wěn)定的內在秩序。只有大家共同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才能形成維系社會和諧的精神紐帶和道德風尚。
記者:開展“八榮八恥”宣傳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對我們甘肅有什么現(xiàn)實針對性?
蘇榮:我們甘肅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干部群眾淳樸忠厚,團結友愛,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奮斗,具有深厚的道德底蘊。但也應清醒地看到,由于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影響,一些人內心深處的榮辱感比較淡漠,愛憎不明,善惡不辨,是非不分,甚至有人做了羞恥的事情也無所謂,沒有內疚感,不講公德、私德。在社會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見利忘義、以次充好、假冒偽劣、不講誠信甚至損公肥私的現(xiàn)象。在干部隊伍中,弄虛作假、欺上瞞下、搞“花架子”甚至腐化墮落、違法亂紀的問題也時有發(fā)生。我感到,制約和影響我們甘肅發(fā)展的因素,不僅僅有思想障礙、體制障礙,而且還有一個道德障礙的問題。因此,學習和實踐“八榮八恥”的榮辱觀,對我們清除發(fā)展過程中的道德阻礙,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現(xiàn)實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