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張鶴 實習生巴隴鋒
有人形象地說,鐵路運輸就像“瓶頸”,一頭細,一頭粗。因為貨物運輸需求量過大,鐵路無法滿足,從而出現了“出”、“入”落差懸殊狀況。這是鐵路系統多年存在的“頑癥”。
在我省,鐵路運輸同時還伴有“并發癥”,那就是,向省外運輸的貨物量遠遠大于進入省內的貨物量,從而導致外運空車嚴重不足。原因是鐵路運輸有這樣一個“鐵規則”———車皮走到哪兒,貨物就在哪兒裝,決不允許鐵路線上有空車跑。所以說,沒有空車皮,外運貨物根本無從談起。
一個“頑癥”,一個“并發癥”,使我省鐵路運輸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蘭州鐵路局的同志說:“每天來要車皮的人,頭皮快要擠破了。”
解讀三道難題2006年,蘭州鐵路局迎來了不同尋常的一年。用蘭鐵局副局長王傳河的話說,就是“難題空前,壓力空前”。
擺在蘭鐵局面前的第一道難題是:運輸總量大幅增長帶來的壓力。甘肅經濟的快速發展,表現出了對鐵路運輸前所未有的依賴性。2006年,我省鐵路貨源量為4350萬噸,比去年實際完成量增加950萬噸。從上半年鐵路完成的1665.7萬噸運輸量來看,全部完成4350萬噸的可能性比較小。
運力嚴重不足,擴運十分困難,是鐵路運輸遇到的第二道難題。主型空車不足始終是困擾鐵路的突出問題,今年形勢更不容樂觀:全國各省區市鐵路運輸需求普遍很大,烏魯木齊鐵路局增量大,青藏線開通后物資外運量大。這樣一來,蘭鐵接入空車就更少了。
另外,施工對正常運輸也形成了干擾,這是鐵路遇到的第三道難題。蘭武二線、武嘉電化改造目前進入了關鍵期,蘭新干線武南—嘉峪關段正大面積施工,天蘭線、蘭州樞紐、蘭新線建設等,都不利于運輸。西安樞紐通過能力不足也極大影響了東出口的運輸能力。
面對重重困難,鐵路部門只好運用“傾斜法”———重“重點”,輕“一般”,保證關乎國計民生的煤炭、石油、糧食、化肥、農用等物資運輸。
經濟增長遭遇鐵路“瓶頸”進入7月份后,鐵路的任務更重了。首先,上半年欠運量大。按年計劃時間進度欠運135.84萬噸。其中重點物資中的石油欠運15.1萬噸,糧食欠運9600噸,化肥欠運4.2萬噸。酒鋼、蘭州石化、蘭州鋁業、甘肅稀土公司等重點企業,都有不同程度“欠賬”。
其次,經濟的強勁增長急需鐵路運輸運力同步增長。我省新增重點企業分散了有限的鐵路運力,重點企業增產也不同程度加大了運輸壓力。此外,上半年,我省鐵路重點運輸企業的產量明顯上升,同比均有大幅增加。華亭煤業完成14.5萬噸,增加5.5萬噸;金川公司完成39.6萬噸,增加15.0萬噸;金昌化工完成20.6萬噸,增加2.7萬噸。
以鋼鐵為例,鋼材產量每增長1噸,運量就要增長5噸。今年上半年,全省鋼材運量直逼50萬噸,創歷史最高紀錄。
經濟的強勢增長遭遇的卻是鐵路運力的嚴重不足。一些企業因為貨物運不出去,不得不減產,甚至停產。因為啤酒麥芽長期積壓,白銀華惠麥芽集團決定總部減產,景泰分廠停產。
農業工業爭奪運力下半年,農副產品、鮮活物資開始大量集中上市,農業和工業爭奪運力的矛盾日益凸顯。由于去年農產品的順暢發運,土豆等農產品價格較好,今年農民種糧種菜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產量和外運需求都有增長。據統計,今年我省土豆種植面積超過800萬畝,產量將達到1000萬噸。預計農產品鐵路運輸需求將超過450萬噸,同比增長12%。此間,農產品運輸嚴重影響工業產品運輸已是不爭的事實。
當然,鐵路運輸也存在著一些有利因素。
西安至咸陽環線鐵路建設正在加緊施工,預計今年10月開通。屆時,天水向東運輸能力可以提高近30%。蘭武二線已于8月23日全線通車,烏鞘嶺特長隧道也于當日正式投入運營。武嘉電氣化改造武威南—張掖段已于7月10日正式開通,張掖—嘉峪關預計近期完工。這些鐵路建設項目的實施將極大地提高西北鐵路網的通行能力,對緩解我省鐵路運輸意義重大。
“前期咬住,后期補上。”面對上半年運輸任務欠賬,蘭州鐵路局自6月20日開始到年底,全面開展“增運補欠大會戰”。6月20日至7月16日,日均裝車達到3039車,補欠29.7萬噸,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