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晚報訊(記者張燕)按照國際有關規定,每年每個國家只可申報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而目前中國尚有100多項文化遺址,因此絲綢之路上的文化遺產整體申報便提上了日程。目前,我國已聯合中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四國為“絲綢之路”進行跨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11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目前我國已經初步選定了22處景點連成“中國段絲綢之路”,涉及我國陜西、甘肅、新疆三省區,甘肅省有8處文化遺址進入中國段初擬文化遺產名錄。其中石窟類有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北石窟寺;城址類有駱駝城遺址、鎖陽城遺址、玉門關遺址;寺廟類有張掖大佛寺、天水后街清真寺。
據悉,我國計劃用3至4年時間,做好絲綢之路沿線文化遺產的本體保護、環境整治、展示宣傳等工作,為正式申報奠定基礎,然后選擇適當的時機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提交首批絲綢之路跨國申報世界遺產的正式文本。
另悉,此次申報的“絲綢之路”界定在陸路,不涉及草原、沙漠和海上絲綢之路。申報成功后,“絲綢之路”沿線的各單個景點均將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階段的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資金主要以國家投入為主,也鼓勵全社會參與文化遺產的保護、維修、展覽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