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梁峽林實習生李玉亮)去年下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確定了為群眾集中辦理的5件實事。目前,正值我省“兩會”召開之際,記者從有關部門采訪獲悉,經過各有關部門的努力,這5件民心工程均進展順利,有的已取得明顯成效,受到廣大群眾的好評。
實事一:解決20.9萬人飲水問題
省上計劃用兩年時間,投資1.2億元,集中解決環縣、會寧和靖遠三縣33個鄉鎮231個村20.9萬人的飲水困難。2006年6月份以來,三縣人飲工程相繼開工。目前,環縣已建成集流場2.2萬處,建成水泥窖2.3萬眼,建成苦咸水淡化工程4處,大部分水窖已經發揮效益;會寧縣已建水窖2000多眼,平整集流場2100處,興堡子供水工程已完成308畝征地和臨建工程,開挖管溝15公里;靖遠曹若供水工程鋪設管道100公里,建成蓄水池11座、泵站7座、供水房70座,建成水泥窖360眼。
實事二:五保戶每年補助1300元
我省在全國率先制定出臺了《農村五保戶供養辦法》,已于2006年9月1日起施行。去年,省民政部門已經會同省財政部門,撥付專項資金1805.6萬元,給全省五保戶落實了9至12月每人200元的生活補助,使全省五保戶的供養標準達到一年1300多元。
實事三:為70萬城市低保者辦醫保
為解決城鎮低保人員看不起病的問題,對城市低保人員和下崗職工,比照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模式,建立每人80元標準的合作醫療制度,為困難群眾提供了最基本的醫療保障。目前,有70萬城市低保人員正在辦理醫療保險各項手續。另外,省上提高了省屬8家公立醫院的補助標準,相應地規定這些醫療機構必須拿出10%的床位建立扶貧濟困病床,并出臺降低收費的醫療服務項目,這項措施已于2006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
實事四:實現2萬零就業家庭就業
截至去年6月,全省城鎮零就業家庭共有2.1萬戶,其中適齡勞動力3.33萬人。為保證城鎮零就業人員家庭至少有一人實現就業,省上為此集中開展了以“消除零就業、我們共同的責任”為主題的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專項活動。各地結合實際,制定就業援助工作方案,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零就業家庭大幅度減少,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實事五:3681萬經費補助鄉鎮
進一步增加了鄉鎮事業公用經費補助,落實村級組織零接待費。省財政已于去年9月份安排撥付專款3681萬元,用于鄉鎮公用經費補助,并已足額撥付到位。在此基礎上,各地認真落實階段性財稅優惠政策,設立民族鄉鎮發展資金,加快推進縣鄉財政體制改革試點,促進了縣域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