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的消息傳到甘肅,全省上下歡欣鼓舞。從隴東高原到河西走廊,從白龍江畔到隴中大地,從機關廠礦到學校軍營,人們精神振奮,信心百倍,迅速掀起了學習、宣傳、貫徹十七大精神的熱潮。
大會開幕當天,甘肅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機關及各市州、各單位,蘭州軍區、省軍區、武警甘肅總隊等部隊機關精心組織廣大干部,集體收看了十七大開幕盛況,并緊緊圍繞胡錦濤同志的報告,暢談體會,展望未來。會議期間,在北京出席黨的十七大的省領導陸浩、徐守盛、劉偉平等,利用會議間隙到中央黨校看望了正在這里學習的甘肅省學員,并就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和大家進行了座談。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強調,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全省各級黨委要精心組織,及時傳達學習十七大精神。通過扎實有效的學習宣傳,把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十七大精神上來,把十七大精神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更加明確的工作思路、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推動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十七屆一中全會閉幕后,各地各單位組織干部收看了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的現場直播。大家一致表示,堅決擁護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相信在黨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在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堅強領導下,一定能夠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程上創造更加輝煌的業績。
10月23日,出席十七大的甘肅省代表團剛一回到蘭州,陸浩就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十七大精神,對全省學習貫徹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要求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宣傳活動,使十七大精神家喻戶曉、深入人心。10月24日,省委常委會再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宣傳十七大精神工作,要求圍繞興起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的熱潮,全力以赴做好十七大精神的宣傳工作。甘肅省紀委、省委辦公廳、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委統戰部、省委政法委等召開會議,對各系統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進行了全面部署。按照省委的統一安排,全省各級黨組織精心組織,及時傳達學習十七大精神,并結合本地本單位的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采取集中學習、個人自學、舉辦報告會、研討會、培訓班等多種形式,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黨的十七大精神。
為了進一步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確保十七大精神在我省得以全面貫徹落實,10月26日,甘肅省委在嘉峪關舉辦了省市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研討班。陸浩在開班時發表重要講話,從戰略全局的高度闡述了黨的十七大的重大意義,并圍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明確提出了推進甘肅省經濟社會發展必須處理好的幾個重大關系,指明了推動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努力方向。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徐守盛在研討班結束時,總結了學習研討班的主要收獲,并對今后工作進行了部署。他指出,黨的十七大描繪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繁榮強盛的新藍圖,今后5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這個重大戰略思想和重要指導方針。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要圍繞實現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創新工作思路,開拓新的工作局面。甘肅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會和省政協黨組副書記、各市州委書記及與會全體同志在大會發言和小組討論中,緊緊圍繞貫徹十七大精神,認真學習胡錦濤總書記的報告,解放思想、暢所欲言,結合實際交流心得體會,并就推動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
通過學習研討,大家加深了對黨的十七大報告的理解,加深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認識,加深了對科學發展觀科學內涵的把握,增強了進一步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問題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增強了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的自覺性,增強了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大家一致認為,經過近30年的改革開放,特別是“十五”以來的快速發展,甘肅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必須更加充分地認識科學發展的迫切性,增強憂患意識、使命意識、責任意識,搶抓機遇,發揮優勢,發憤圖強,開拓進取,不斷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
10月29日,甘肅省委在嘉峪關召開十一屆三次全委擴大會議,討論通過了《中共甘肅省委關于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的意見》,對全省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進行了安排部署。會議號召,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一定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解放思想,開拓奮進,勇于創新,扎實工作,全面落實十七大確定的目標任務,奮力開創甘肅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新局面。
作為黨的十七大的親歷者,甘肅省十七大代表在各級黨委的精心組織下,深入農村、企業、街道、學校進行宣講,幫助廣大黨員群眾加深對十七大精神的理解。通過宣講,大家更加堅定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大家表示,將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做到思想上更加堅定,認識上始終清醒,措施上更加科學,行動上更加迅速,作風上更加務實,振奮精神,開拓奮進,不斷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