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解讀 ⑩
全面提升城鎮基礎功能
沈言實
城鎮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從甘肅城鎮化發展的現狀和面臨的形勢出發,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蘭州新區和白銀工業集中區以及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必將對全面提升城鎮基礎功能,積極推進全省城鎮化進程產生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我省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城鎮功能日趨完善,城市信息網絡建設快速發展,城鎮基礎設施得到較大改善。統計資料顯示:全省有設市城市16個,縣城65個,其他建制鎮380個。2008年,全省城市供水普及率達到87.85%,人均日生活用水量達到156.65升;集中供熱面積達8154萬平方米,用氣普及率65.32%,排水管道長度2.06公里/平方公里,生活垃圾清運量為242萬噸;人均城市道路面積10.37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7.87平方米;每萬人擁有公交車8.11臺,共有出租車18499輛。但是,由于目前我省投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總量偏少,每年不到100億元,僅占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5%左右,致使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速度和水平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截至2009年底,我國城鎮人口已經達到了6.22億人,城鎮化率提高到46.6%,而我省僅為860.48萬人,占32.65%,比全國低13.95個百分點。因此,全面提升城鎮基礎功能,既要突出重點、滿足需要,又要完善系統、適度超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應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抓好落實。
一、進一步加快城鎮道路、供排水、垃圾處理和園林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人居環境。
目前,隨著甘肅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增長,供水、燃氣、熱力管網等市政設施不能有效滿足發展的需要,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污水處理設施不足,市政公用設施供需矛盾仍然比較突出,城鎮化率低、布局不合理、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大城市少,小城鎮發展滯后等已經成為制約全省城鎮體系建設的突出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突出個性及地域特點,進一步加快城鎮道路、供水、供氣、供熱、垃圾和污水處理、再生水回用、園林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建立快捷、方便、安全的綜合交通體系。合理規劃建設城鎮內部路網和對外通道,重點建設和改造連接主要功能分區的城市干道,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在有條件的大中城市建設快速環路,加快推進蘭州城市公共快速軌道交通建設。二是以滿足生活生產用水需要以及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為中心,加強城鎮供水能力建設。在重點鎮要全部建成符合飲用水衛生標準的供水設施。同時,改造城鎮老化漏損的供水網管,中心城市要全面完成改造任務,提高安全供水能力。三是加強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提高集中處理率。四是改善集中供熱方式,支持重點城市發展熱電聯產。五是改善城市工業和生活燃料結構,加快城市燃氣設施建設,減少大氣污染。六是加強城鎮內及城市周邊地區生態建設。合理劃定城區范圍內的綠化空間,建設公園綠地、社區居住區綠地、企業綠地和風景林地,圍繞城市干線和城市水系等建設綠色走廊,形成點線面結合的綠地系統。總之,要通過改善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全面提升城鎮基礎功能,為加快城鎮化進程創造良好的軟硬環境。
二、積極推進蘭州新區、白銀工業集中區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蘭(州)白(銀)核心經濟區城鎮的示范帶動作用。
去年以來,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省委、省政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英明決策,緊密結合我省實際,在努力實現擴內需、保增長的基礎上,加快實施以“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為內容的區域發展戰略,充分體現了全省上下加快發展的迫切愿望,體現了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時代要求。《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大力支持蘭(州)白(銀)核心經濟區率先發展,不僅為這一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繪就了一幅嶄新的宏偉藍圖,也給該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蘭(州)白(銀)核心經濟區位于西隴海蘭新經濟帶中段,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中心,是我國西部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目前,蘭州、白銀兩市的生產總值占全省的34.33%,工業增加值占36%,財政收入占38.3%,對于帶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積極推進蘭州新區、白銀工業集中區發展,把蘭(州)白(銀)核心經濟區的城鎮建設成為西隴海蘭新經濟帶重要支點,西北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在全省乃至西北地區發揮“率先、帶動、輻射、示范”的中心作用。要積極探索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的城市基礎設施發展道路,加快城市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步伐,引導社會資金投向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逐步實現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的市場化和企業化運作,千方百計把這一區域的城市基礎設施和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搞上去,從而為該區域的快速健康發展以及引領帶動全省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和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提高信息服務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
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現代化,是城鎮化進程中不可回避的課題。《若干意見》提出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和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提升國道、省道移動通信覆蓋水平,提高信息安全和應急保障能力。不僅使全省加快信息網絡體系建設成為可能,也給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甘肅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是國家現有光纜網絡主要匯集點和主要衛星地面站之一,獨具的地理優勢和周邊環境以及電信資源均能滿足通信網絡安全、高效的需求,為合理布局國際通信網絡,優化西部信息交互網絡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我們要結合國家“西部電信業規劃”,在我省建設通往中亞、西亞的“國際通信出口局”及“西部互聯網交換中心”,加快寬帶通信網、互聯網和數字電視網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盡快提升國道、省道移動通信覆蓋水平,提高信息安全和應急保障能力。中心城市要加快推進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信息化,發展公用信息平臺,建設社會保障、社會治安、防災減災等信息管理系統,特別要在建立城市空間地理信息系統上下功夫,實現數據交換與共享,提高城市綜合管理能力。
當然,還要通過建設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支持信息網絡安全和應急保障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企業和個人綜合征信系統建設、大力發展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以及基礎數據庫、實現數據資源處理交換和共享等,加速完善城鎮信息網絡體系建設,不斷滿足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為建設和諧社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