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政策交給群眾和市場主體
——五談學習研究政策謀劃轉型跨越
甘肅日報評論員
學習研究政策經驗,謀劃推動轉型跨越,不但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從政策中找機遇、用機遇,還要把政策交給群眾和市場主體,讓他們從政策中找機遇、用機遇。
群眾和市場主體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政策不能鎖在抽屜里,不能束之高閣,既要面向群眾、服務群眾,也要面向市場主體、服務市場主體。政策的生命在于落實,離開群眾和市場主體談落實,永遠只是空談。實際上,落實政策的過程,就是發動群眾參與、實現群眾意愿的過程,就是遵循市場規律、發揮市場效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政策只有為群眾和市場主體所知所用,并最終為其謀利益,才會真正獲得生命,真正體現價值;政策只有生長在市場經濟的沃土中,才能開花結果,實現政策效益的最大化。否則,如果政策與群眾不見面、政策與市場兩張皮,再好的政策也難以產生應有的作用和效益。
同樣的政策,落實的效果千差萬別。最根本的差別,就在于是不是很好地把政策交給了群眾和市場主體。應當看到,甘肅之所以發展不足,固然受自然條件的制約,也有群眾參與度不高、市場經濟不發達、體制機制不活的因素。一些與群眾福祉密切相關的政策,群眾沒有掌握,少有參與;一些地方在運用政策謀劃發展時,缺乏市場理念,違背市場規律,導致政策走樣,落實乏力;一些優勢資源由于市場化、產業化程度低,開發利用的深度和廣度不夠,很難變成發展優勢。為此,要破解甘肅發展不足的矛盾,就要把千載難逢的政策機遇完完全全地交給群眾和市場主體,使之變成干部群眾干事創業謀發展的自覺行動。
把政策交給群眾和市場主體,一定要正確處理干部與群眾、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要求各級干部在落實政策時牢固樹立群眾觀點,站穩群眾立場,走好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同時,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落實政策,既要用好政府這只“有形之手”,又要用活市場這只“無形之手”。總之,各級領導干部要密切聯系群眾,緊緊依靠市場,帶領群眾一起闖市場,共同謀發展,努力實現干部和群眾、政府和市場的同頻共振。
群眾最有創造力,市場最有生命力。我們相信,把疊加的政策交給群眾和市場主體,必將開創出科學發展、轉型跨越、民族團結、富民興隴的全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