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辛鎮緊扣“三抓三促”行動部署要求,堅持黨建引領,突出地域特色,強化產業帶動,深度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取得新成效。
夯實農田基礎。嚴格保護耕地,嚴控基本農田紅線,確保糧食產量。一是發展糧油產業。在北山和西山片區加大頂凌鋪膜的力度,填空補齊全面連片完成春季鋪膜5000畝。發展旱作農業,力爭雙壟溝播玉米達到1.2萬畝,油料作物達到4000畝。加強2.5萬畝冬小麥的田間管理,做好肥水管理、防旱防寒、防病蟲害等田間管理措施,夯實夏糧豐收基礎。二是扎實推進撂荒地整治。按照“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把社會化服務、合作社流轉作為撂荒土地整治、復墾生產、產業發展的有效手段,大力推動耕地撂荒整治,鞏固整治成果,防止再次撂荒。三是創新聯農帶農模式。通過訂單種植模式,與周邊農戶簽訂了2000畝玉米種植訂單,形成了從原材料種植、加工到銷售為一體的閉合式產業鏈,解決80余人就近就業,年人均務工收入達2萬元左右。
發展特色產業。立足“兩椒一果一藥一菜”鎮域特色產業,緊扣打造“甘味”農產品基地建設目標。一是“一村一品”產業布局。在尉坪、下街等村推廣種植辣椒1200余畝。新改建尉坪村鋼架大棚237座,全村設施蔬菜種植面積達到300畝以上,年產蔬菜達到300噸左右。引導群眾發展果椒上山上坡,馮山村種植高山櫻桃200畝。二是合作社發揮帶動作用。在馮山、李門、楊灣、倪山等村繼續加大土地流轉的力度,引進中藥材、花椒、黃芩茶藝加工企業3家。持續擴大南北兩山高海拔區域黃芪、黃芩、黨參等中藥材種植面積,目前全鎮中藥材面積達1.2萬畝以上。三是老舊果園提質改造。在下街、陳莊、寨子、尉坪通過低產園挖舊改新和高接換優改良方式,加快果品產業迭代升級步伐。截至目前,已完成以富士、花牛蘋果為主的500畝老果園改造項目。
產業融合發展。突出地域特色,強化產業帶動,深度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取得新成效。一是推動“產業+旅游”鏈條。在沿川片區發展蘋果產業的基礎上舉辦蘋果節活動,依托禮辛紅軍紀念館、三烈士紀念館,傳承紅色基因、發展紅色旅游業,推動鄉村旅游提檔升級。二是發揚“店小二”精神。建立科級領導干部包聯合作社、龍頭企業制度,實行一名牽頭領導、一個工作專班、一套工作計劃,積極幫助企業投資搭建新廠區,協調涉農資金,引進農作物果蔬發酵生產食用醋和蘋果醋自動化生產線,建成蘋果脆片加工車間和電商中心。三是完善農產品流通體系。健全鄉村流通網絡,加大產地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產地生產與銷地銷售高效銜接。一方面,引進豐晟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果品保鮮存儲庫、物流銷售平臺打通農產品網絡銷售渠道。一方面,通過發展直供直銷、線上銷售等多種流通模式,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引導流通企業與農業經營主體融合發展,讓農民更多分享流通環節的增值收益。(縣三抓三促辦 吳方宜 供稿)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