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康縣訊(記者王朝霞)在青山綠水的康縣陽壩工業園區內,有嶄新的現代化企業,從密閉的玻璃門外可看見干凈整潔的車間,身著整齊工裝的工人正在生產茶葉,生產的原料均來自本地。康縣以生產綠色和有機食品為特色產業基地,主打“生態牌”工業,形成獨具康縣特色的生態工業發展模式。
康縣生態環境良好,處處青山綠水,境內林草覆蓋率高達69.2%,康南高達80%,是綠色食品的天然生產地。全縣滿山遍野種植核桃,核桃面積達9萬畝;以陽壩、三河、銅錢等鄉鎮為主的茶葉中心,帶動優質有機茶葉面積增加到5400畝;以長壩段莊、大南峪鄉為中心的蠶桑面積達4.76萬畝;以平洛河流域發展花椒、蔬菜、食用菌、中藥材等。這些特色產業形成了天然綠色食品的生產基地。
康縣以龍頭企業+基地(專業經濟組織)+農戶”的生態工業發展模式。建成龍神茶業有限公司、茗芝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等11家有機茶業生產企業;蠶桑龍頭企業有鑫虹絲綢有限公司;圍繞核桃產業新上了核桃粉、核桃乳、核桃軟膠囊生產線,形成一批綠色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并拓寬營銷網絡,新建了陽壩茶葉、天麻、木耳交易市場,長壩核桃交易市場,碾壩中藥材交易市場等專業市場,形成了“產加銷”一條龍的經營體制。
康縣還以生態環境嫁接高科技產業。在王壩工業園區引進了被國家GMP認證的獨一味生物制藥有限責任公司,該企業與華西醫科大、西安交大、上海交大等高校合作建立研發中心,已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藥物品種7種,成為康縣生態工業發展的另一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