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黨的十八大以來,麥積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緊扣“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好中求快”主基調,緊緊圍繞“一樞紐、一中心、四高地”總體發展構想,扎實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宜居宜業宜游現代化新麥積建設。回顧過去歡欣鼓舞,展望未來豪情滿懷。伴隨著趕超發展的鏗鏘步伐,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即將召開。為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特推出《喜迎十九大》專題,全方位地宣傳報道黨的十八以來我區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進一步激勵全區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解放思想,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創先爭優,奮力趕超,推進全區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發展,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麥積:花牛蘋果映紅百姓笑臉

金秋十月,正是麥積區花牛蘋果喜獲豐收的時節,走進麥積區南山萬畝花牛蘋果基地,果園里回蕩著果農的笑聲,火紅的蘋果堆積如山,濃濃的果香和果農們的笑臉交織在一起,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日前,記者在麥積區南山萬畝花牛蘋果基地看到,果農們忙碌著蘋果采摘、分揀、套袋、裝箱,好一派繁忙的景象。一個個紅彤彤的果子,映紅了果農的笑臉。據了解,該基地涉及花牛、馬跑泉、甘泉3鎮26村,總面積100平方公里,目前已累計建園8000公頃,綠化造林153公頃,2016年,產出花牛蘋果18萬噸、銷售收入達6.3億元。

近年來,麥積區立足區位優勢,確立“農業重點抓產業,產業優先抓果品,果品突出抓蘋果,蘋果著重抓花牛”的發展思路,堅持把發展“花牛”蘋果、“下曲”葡萄等果品做為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途徑,按照“建基地、增規模,強管理、提質量,抓龍頭、擴市場,建協會、促服務”的要求,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積極引導,大力扶持,全區果品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建果園 讓“花牛蘋果”高點定位

麥積區把發展果品產業基地放在突出的位置,相繼在“兩山一片”、“一溝兩梁”、“三山一廊”等重點果品生產區域啟動建設了基地建設,先后建成了城郊南山、渭南王旗山、中灘九龍山、石佛大陽山、穎川河流域等起點較高、設施較為完善的萬畝花牛蘋果產業基地,示范帶動效應正在顯現,基地規模不斷壯大。基本形成了以城郊南山和渭北干旱山區為重點的花牛蘋果基地,以城郊北山和三陽川川區為重點的鮮食葡萄基地,以渭北山區和高寒冷涼山區為重點的花椒基地,以林區、林緣區為重點的核桃基地,打造出了“花牛蘋果”、“下曲葡萄”、“元龍花椒”、“甘泉大櫻桃”、“麥積核桃”等一批知名品牌。截止2016年底,全區干鮮果總面積已發展到65.4萬畝,其中蘋果面積41.2萬畝、葡萄面積4.5萬畝、核桃面積11.8萬畝、花椒6.1萬畝、其余果品面積1.8萬畝。
樹品牌 讓“花牛蘋果”聲名遠播

麥積區注重花牛蘋果品牌培育,發展綠色優質產品,全區果品產業標準化生產有序開展。目前共創建農業部蘋果標準園2個,省級蘋果標準園13個。在品種和樹型選擇上,篩選出首紅、天汪一號、栽培二號、瓦里短枝等花牛蘋果和巨豐、黑紅提葡萄等新優品種,積極推廣高光效樹形整形、疏花疏果、高樁蘋果生產、綠色有機果品生產等一系列先進實用技術,全面提高了果園管理水平。根據市場需要,在城郊南山萬畝花牛蘋果基地等重點果園建設區域嚴格實行《綠色食品花牛蘋果生產技術規程》、《花牛蘋果質量標準》、《葡萄生產標準》等標準,先后創建認證了花牛蘋果、下曲葡萄、元龍花椒等7個A級綠色食品,進一步規范了全區果品生產行為。
抓銷售 讓“花牛蘋果”暢銷海內

讓花牛蘋果賣個好價錢、果農腰包鼓起來,是發展果品產業的目的。麥積區啟動了天水花牛蘋果產業園區建設,創建“潘蘋果”網絡銷售品牌平臺,名人帶動效應已經凸顯,影響力持續擴大,與京東成功簽約,線上銷售潘蘋果花牛9粒裝,進一步拉動了國內外市場需求,初步走出了一條“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的產業化發展路子。

小蘋果催生大產業,蘋果樹已經變成了群眾的“搖錢樹”。截止目前,全區年果品收入在10萬元以上的農戶有398戶,5萬元以上的有2920戶,1萬元以上的有25200余戶,果品產業已成為我區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性產業之一。花牛蘋果產業的大發展正是麥積區大力發展果品產業、促進群眾脫貧致富、推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組合拳、大手筆。“只有找準發展路子,全力建好園子,才能使老百姓掙到票子。”對于發展果品產業,麥積區果品產業局相關負責人滿懷信心地說道。蘋果產業已成為麥積區群眾脫貧致富和地方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