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鰲亞洲論壇嘉賓、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聯席總裁潘石屹4月17日做客新浪嘉賓聊天室,就北京房價和博鰲亞洲論壇等問題與網友展開討論。(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博鰲亞洲論壇嘉賓、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聯席總裁潘石屹(Blog)4月17日做客新浪嘉賓聊天室,就北京房價和博鰲亞洲論壇等問題與網友展開討論。以下為聊天實錄: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我們有幸請到了SOHO中國公司董事長兼聯席總裁
潘石屹先生做客我們的新浪網,潘石屹先生是博鰲亞洲論壇的嘉賓,他的博鰲凱賓斯基酒店也是我們這次博鰲亞洲論壇記者村所在地。這次聊天您除了通過電腦參與,還可以通過手機訪問 新浪網,在移動中關注聊天過程,手機新浪網的地址是
3g.sina.com.cn。
第一個問題,博鰲亞洲論壇今年的主題是“亞洲尋求共贏:亞洲的新機會”,潘總您怎么理解亞洲房地產業的新機會。
潘石屹:是整個亞洲的新機會還是整個亞洲房地產的新機會?
主持人:可以都談。
潘石屹:所有事物的發展都是平衡往前發展的。亞洲和中國大概在過去的幾百年時間里落后了,歐洲和美國在往前發展,亞洲包括中國相對來說比較落后。可是從最近一些年開始,亞洲及中國的機會來了。我記得我看過一個數字,在1820年的時候,中國的GDP占全世界GDP的三分之一,可是到了1950年的時候,中國的GDP只占全世界GDP的5%。這樣大的一個國家,這樣大的一個洲,會從現在開始慢慢崛起,重新回到世界舞臺上。
當然亞洲的經濟崛起之后,肯定會帶動各行各業的崛起,房地產也不例外。
主持人:我知道您也去過英國倫敦,您認為現在亞洲房地產業比起歐美房地產業,比如說北京的和英國的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近之處?我們面臨哪些機會呢?
潘石屹:可能除了亞洲這些國家之外,其它地方,包括英美的城市,房地產發展都是開發的量非常少,就是說每年新建房子的量很少,因為它們在幾十年前、一二百年前都建完了,現在都不用建了。前兩天我們見過英國倫敦的市長,他過來說中國要重新回到世界舞臺上去,所以他有一個特別好的機會,2008年舉辦奧林匹克的時候,整個基礎設施的投入量也比較大。可是像英國這些國家,它都發展過了,所以房地產再發展的空間就要相對來說小一些。機會還是在亞洲,在中國。
主持人:它們的房價,比如倫敦的房價比起北京的房價呢?
潘石屹:特別貴,貴得你幾乎沒辦法比較。我們正好是在去年的年底,在英國買了一套小房子,面積不大,可是地理位置不錯,房價正好是北京同樣地段房價的10倍。
主持人:相對于英美這樣的國家,它們的房地產企業和我們的房地產企業相比較有哪些不同?我們有哪些優勢呢?
潘石屹:歐美在開發房子的過程中,從城市的規劃、建筑設計到它的施工,都是一個在成熟的資本主義市場下成長起來的。所以,我覺得它們開發的過程中碰到的一些經驗教訓,在我們新開發的過程中應該去吸取。可是從開發的量來說,它非常少。
主持人:不久之前我看王志剛說,3年內70%的房地產公司將關門,潘總您怎么看?您覺得他說得有理嗎?
潘石屹:我覺得不見得是這樣,因為中國整個發展機會和空間比較大,競爭還沒有激烈到這樣一種程度。如果是整個這個行業要萎縮了,沒有發展的空間了,可能會對這個行業的房地產公司造成一些影響。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好像不應該是這樣一個局面,這個行業沒有說走向萎縮這樣的情況。
主持人:您能預測一下三到五年之后我們的房地產企業會是什么樣嗎?
潘石屹:這個問題還真不好說。
主持人:(笑)
潘石屹:我們設想越來越市場化,通過市場的競爭把最好的企業留下來。因為留下來最好的房地產企業,才可以為這個城市建更好的房子。我們希望朝這個方向發展,篩選房地產企業的標準只有一條:你是能不能為這個城市建出好房子的房地產發展商。如果是多重標準,有可能留下來的房地產企業就會是素質比較低一點的,這個都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如果不是通過市場的競爭,而是通過別的方式,給這個城市里面保留下來一些建不出好房子的房地產企業,實際上是一個失敗。
主持人:像中國有不少老百姓是買不起房的,您作為房地產商,您覺得現在房地產發展最大的障礙是房子賣不出去?是市場不足?還是其它障礙阻礙了房地產的發展?
潘石屹:現在兩個原因都有,第一個是房價過高,房價的上漲速度太快。可能不光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這樣的城市,其它的城市也是一樣。第二個就是建的房子賣不出去,所以從官方的說法就是空置率也是在不斷提高,實際上這兩種情況是并存的。
主持人:我們是在北京這個城市,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您預計一下北京的房價走勢會是怎樣?現在有不少人說現在北京的房價已經快到一個拐點了,您預計什么時候會到這個拐點呢?
潘石屹:我沒辦法預計。我想有一個最決定性的因素是北京市每一年公開出讓土地的量有多大,這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為土地的供應量就會形成房子的供應量,只有房子的供應量和房子的需求量平衡,這個市場價格就會比較穩定。如果是房子的供應量跟市場的需求量差距特別大,一定會爆漲的。
網友:您認為北京的房價是否有泡沫在里邊?
潘石屹:人們都愿意籠統地去說有泡沫。其實這樣一種說法是欠考慮的。泡沫是什么?類型的房子出現的泡沫?是商業還是寫字樓?還是住宅?還是
別墅?是二環內的,三環內的,四環內的?還是五環之外的、六環之外的?市場都是不一樣的。從目前來看可能住宅的價格上漲速度有點太快了,出現泡沫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因為在過去差不多十年時間,北京的房地產發展商跟外地的房地產發展商一樣,把主要的注意力、精力、資金全都投到住宅建設上去了。而像北京這樣一個城市,要在國際化的過程中,商業地產、寫字樓這一部分,從每年的成交量各個方面來說都還是比較少的。
主持人:您是一個房地產商,您看來這幾年房子是越來越好賣還是越來越難賣?
潘石屹:兩個現象同時存在。其實這在別的行業來看都是不可能的現象,但是在房地產業這兩個現象可能都存在。一個是一部分的產品、一部分區域的房子非常好賣,一部分產品、一部分區域的房子就非常不好賣,這個因為房地產是一個不動產,是不能夠來回移動的,而房子的品種又跟土地的規劃性質有很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