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了10多年的海口
又出現了我的面前,從滿天是風沙的北京
來到燥熱的海南,還穿著秋衣秋褲的我還真有點不適應,一下飛機馬上鉆進了有空調的汽車。
從海口美蘭機場到博鰲的交通非常順暢,整潔的高速公路,兩邊是茂密的樹木和花草,每次來海南,我都舍不得走,這也是博鰲論壇的魅力之一吧。
一個小時多的路程就到了博鰲,我們入住的酒店是京城房產四少之一潘石屹投資的凱賓斯基飯店,清一色的水景別墅,仿佛到了威尼斯。特別是傍晚,吃過豐盛的水果晚餐后,可以坐上彎彎的月牙船,沿著圍繞著別墅的小河漫漫行使,四周特別寂靜,習慣了熱鬧都市的你,此時有種仿佛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覺:到底哪種生活環境才是我們的真實愿望?我相信是這里,可是我們擺脫不了喧鬧的都市,再過四天后的此時,我已經身不由己地置身在車水馬龍的北京,淹沒在霓虹燈和風沙夾雜的空氣里……
安置好住宿已經接近下午5點了,熱情的酒店主人、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給我們安排了一頓豐盛的晚餐,眾多媒體記者蜂擁而至,每人還發一個海南特色斗笠。
潘總總是那么熱情,有燭光、有音樂,當然給了我們啤酒,大家一起暢談房產風云、娛樂邊角,還贈送我們每人一本他的新書《潘石屹的博客》,物質和精神財富都統統給我們,感謝潘總。
雖然這里沒有長城,但我想這就是他的“博鰲里的公社”!我們第一天的心情是極端快樂的,我想,潘總也快樂著!
專訪潘石屹:博鰲論壇單一化局面應當改變

騰訊網產經中心總監林明軍與潘石屹交流
騰訊財經訊 2006年4月20日,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在博鰲亞洲論壇2006年年會召開前夕接受了騰訊財經的專訪。他表示,博鰲亞洲論壇現在開始越來越關注百姓關注的問題,議題越來越豐富,今年參加論壇的各方聲音會更多元化。
潘石屹告訴騰訊財經,博鰲亞洲論壇今年已經是第六年了,他每屆都參加,每一屆都挺有收獲。他說,去年開始,博鰲論壇開始更注意老百姓關注的問題,高科技、汽車和房地產成為三個重點關注的行業。去年博鰲論壇舉行了房地產分論壇,非常成功,會場氣氛非常熱烈。潘石屹坦言,去年的房地產論壇也存在問題,那就是聲音太單一,“當時基本上都是房地產開發商,包括我、任志強、馮侖等人”,他說,“今年我給論壇秘書處的建議就是要豐富,要多元化”。至于今年他將在博鰲論壇上講哪些問題,潘石屹則未能透露。
據了解,今年房地產分論壇嘉賓將更豐富,其中三分之一是開發商,三分之一是政府官員,三分之一是學者。他們將在4月22日晚上的“住房發展與構建和諧社會”為主題的分論壇上展開對話。騰訊財經屆時也將直播該場論壇,敬請各位網友關注。
專訪潘石屹:北京四大區域未來發展潛力大

騰訊財經訊 2006年4月20日,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在2006博鰲亞洲論壇召開前夕接受了騰訊財經的專訪。談及北京
區域發展的前景,潘石屹表示,就北京市場而言,越是聚合越有效應,CBD區域、奧林匹克公園周邊、中關村西區和金融街這四個區域是未來北京最有發展潛力的區域。
潘石屹認為,一個區域如果只有單一品種的房地產形式是發展不起來的,只有地產品種多樣,功能配套齊全,才能有更大發展。
針對網友們關心的國內房地產市場和房價問題,潘石屹坦言,目前國內房價確實是“漲得太快”,但是不是已經超過了市場能接受的“度”,他還不能斷言。不過他告訴騰訊財經,國內主要大城市如北京、上海
、深圳
、廣州
房價上漲很快主要是由于供應量不足。
潘石屹說,國務院報告指出,國內房地產市場目前存在兩個突出問題,一是房價上漲過快,一個是房屋空置率提高過快,“這兩個問題的存在本身就是矛盾的”,他說,“國內房地產市場還是存在結構性問題”。
潘石屹認為,國內房價過高的原因是房子供應少,房子供應少不是因為開發商少,而是土地供應少。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都土地供應量不足。
目前國內土地采用了舉牌、招投標的方式交易,這會不會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地價從而抬高房價?對此,潘石屹說,土地市場上的價格還是取決于供求關系,而不是交易方式。現在很多媒體甚至一大不部分開發商都認為是政府采用土地招投標這樣的方式把地價給炒起來,從而增加了房子的成本,這實際上是把市場看成了非理性,一個理性的市場,應該是由供求關系決定價格的。
專訪潘石屹:我不會去做王小丫的新搭檔

騰訊網產經中心總監林明軍和潘石屹
騰訊財經訊 2006年4月20日,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在2006博鰲亞洲論壇召開前夕接受了騰訊財經的專訪。他表示,下一步不會去主持娛樂節目或者脫口秀,也不會再拍電影,而要“好好蓋房子”。
前段時間坊間盛傳潘石屹有望接任李佳明出任王小丫新搭檔,共同主持央視招牌欄目《開心辭典》,對此,潘石屹向騰訊財經堅決否認,稱這是“造謠”。他明確表示,我沒這能力,也沒這時間,不會去做王小丫的新搭檔。
去年潘石屹還出任了電影《阿司匹林》的男主角,首次觸電的他雖然外界頗有好評,但他自己卻表示不愿意再拍了,他說,“拍電影特別扭”。
在過去一年內又拍電影又出書,潘石屹似乎忙于打造自己的品牌。可是當被問及“潘石屹”的個人品牌價值幾何時,他卻并沒有以數字正面回答,而是婉轉表示,對于一個企業而言,產品和為社會提供的服務才是“本”,不注重產品和服務而一心一意脫離產品做品牌是沒有意義的。“品牌是建立在產品基礎上的”,潘石屹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