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人們所不滿的,未必是事件的真正原因。我是說今晚的博鰲亞洲論壇分會“住房發展與構建和諧社會”。
這場會議還是很好玩的。地產商們大部分都很會說笑話。
潘石屹說:“我覺得獻愛心應該是無償、自愿的,所以劉總說他到阿拉善治沙的時 候我也參加了,參加第一天,劉總聯合好友說是要搞一個活動,也叫我去。我說什么活動呢?說是準備讓中國的企業家脫了衣服到沙漠上裸奔,他說你要帶頭裸奔,所以我說我不去了,所以到今天我都沒去過阿拉善。”
全場大笑。鼓掌。
郁亮接著掌聲就說:“從大家的掌聲來講,我感覺是想鼓勵潘石屹裸奔,大家應該給他一點勇氣。”
全場再度大笑。
笑聲始終不斷。一位來自海南電視臺的記者站起來時就面帶笑容。
“今天非常高興來到這個非常和諧、 幽默的場合,謝謝各位,也謝謝臺上這么多非常幽默的嘉賓,創造了這么和諧的氣氛,謝謝你們。”
臺下幾乎是哄堂暴笑。
這位記者繼續問:“我有一個簡單的問題,是一直非常困惑我的。李嘉誠有一句話說,房子一是地段,二是地段,三還是地段,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沒有不同的看法?請作答。”
她又用英文重復一遍問題,其間笑聲不斷。
大家如何回答不必贅述。
我想到的只是每次都有人對于住房教育醫療發出的偏激憤激之言。當民眾缺少安全感的時候,無論是斯蒂芬還是潘石屹,無論是大摩還是中金,無論你是說消費很重要還是說趕緊買房子,他們都會投以不信任的眼光。
事實上,只是因為,消費讓他們感覺到不安全。然而經濟學家只專注于數目字,他們的工作不包括心理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