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世界上最短缺的是什么?是資源,包括能源。隨著設備和技術的不斷改進和提高,產品的制造能力生產效率越來越高,生產出來的東西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好。但世界上絕大多數資源是有限的,用一點就少一點,能源尤其如此,F在世上所有能源都是從太陽來的,但借助太陽的能量,把天然的物質轉換成煤,轉換成石油可能需要上億年的時間,而我們人類每天對煤和石油的開采量和使用量遠遠大于太陽能轉換為煤炭和石油的時間。從目前一些發展成熟的城市建筑物的統計數據來看,建筑物能源消耗占整個城市能源消耗的一半,所以在建筑中節約能源對今后城市能源的消耗是有很大影響的,因為它占了整個城市能源消耗的半壁江山。建筑物是不是節能,就成了關系到子孫后代的大事情,建筑節能正在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
我看到,衡量建筑節能一般都是按照每平方建筑面積每年消耗的標準煤來計算并衡量的。現在中國的能源消耗水平大概在20公斤標煤左右,比起像德國這樣的國家,我們建筑消耗的能源多了許多。但是我認為,單純按照建筑面積能源消耗多少去考核和衡量建筑是否節能并不很科學,因為有些建筑,雖然同樣的建筑面積,但里面居住的人少,辦公的人也很少,這些建筑給社會做出的貢獻、創造的GDP、解決的就業機會都很低,雖然單位建筑消耗的能源低,但同時它的產出更低。有些建筑甚至是空置的,沒有人使用,更談不上給社會帶來價值了。所以在考核一個建筑是不是節能時一定要把人的因素考慮進去,與經濟的發展掛鉤,這樣才不會出現誤導,因為脫離了人的因素,單純對一個死的建筑去考核一定是有局限性的。而建筑是否住人,是否有人辦公,住的人多少,辦公的人多少等等,都會對建筑能源消耗產生很大影響。所以應該把每平方米的建筑創造的GDP、就業和能源消耗結合在一起去考慮,才有它現實的意義,尤其是對辦公樓和商業用房。未來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會越來越重視能源的消耗和能源的再利用,政府也會不斷的出臺一些有關的政策。美國政府最近討論比較多的是能源政策和稅收政策,這些政策都是他們兩黨未來競選時的主要治國方略?己私ㄖ茉聪牡闹笜艘斜M可能綜合的指標,也只有綜合的指標才可能防止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錯誤。用這些考核指標,把全社會節能的積極性全調動起來。
前不久,我們公司一行人去上海學習、考察,上海市一位區長帶著我們參觀他們區的發展情況,經過每一座樓房他都能說出這座樓房的建筑面積,這座樓房去年給他們區里面交了多少稅等情況。我問他:“你知道這每座樓房就業的人數有多少嗎?”他回答說:“我不知道,但如果需要的話,只要去大廈的物業管理公司去查一查就知道了!
這件事給我很大的啟發,多少年來,我們一直試圖從規劃、設計、房地產的角度去看哪些樓房設計規劃是合理的,哪些建筑開發項目是成功的。但這位區長提供給我的數字才是衡量這個項目成功與否的標志,而且是很有說服力的數據。在我們城市中,常有一些樓房表面上看起來金碧輝煌,有時髦的外觀,可能從某一個角度看是很好看的,很漂亮的,但是由于規劃、設計上的缺陷,或者地理位置選擇的不對,它不能夠給社會創造財富,也不能解決就業,就成了華而不實的繡花枕頭,而這種繡花枕頭似的建筑未來也是不會升值的。
回到北京后,我在想我們開發的項目——現代城、建外SOHO已經投入使用了,在過去的十年時間里,我們的想法、設計、建設是不是對呢?如何衡量這里面的好壞對錯?如何衡量這些房子對社會是有貢獻的,是成功的呢?我想,也應該用每平方米的租金、每平方米創造的稅金、給社會提供的就業機會,再加上單位平方米的能耗去全面衡量,也讓我們不斷地從這些項目中總結經驗,在今后的設計和建設中避免犯同樣的錯誤。但每個樓房具體每年給政府交了多少稅金,我們一直無法從稅務部門取得。
前天,家里來位客人,給我們介紹了直接用太陽能發電的事,我覺得很有長遠的意義。這種技術就減少了太陽經過上億年的漫長時間把它的能量轉化為煤炭和石油的過程,而是直接使用太陽能。在前兩年中國出現的首富排行榜中,有幾位都是生產太陽能設備的商人。中國由于沒有相應的政策,太陽能發電設備的市場很小,而在德國、西班牙已經有了相應的政府補貼,所以中國大批的太陽能發電設備可以遠銷到德國、西班牙。對這種技術和這種技術的廣泛采用,我很感興趣,也許會改變我對未來能源悲觀的觀點,因為太陽的能量與石油和煤炭相比,可以說是無限的,也是不用花錢的。在今天原油的單價每桶漲到七十多美元時,研究和開發太陽能更迫切,而且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