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的中國企業家論壇,時間都是選擇在陰歷的正月十五左右,地點選擇在黑龍江的雪鄉——亞布力舉行。今年,當大家趕到亞布力時,發現地上已經沒有雪了,滑雪道上的雪一消一凍,都變成了冰,不太適合滑雪了。當天晚上,黑龍江政府舉行的歡迎晚宴上,大家聊的主要話題是環境問題、全球氣候變暖問題。高西慶說,這主要是你們企業家的責任,要保護環境,限制二氧化碳排放,抵制氣候變暖,否則,我們的子孫后代就再也沒有滑雪的機會了。如果全球氣候變暖了,他們只能在照片和錄像上看到滑雪的情景。他還說,他今年去達沃斯參加世界經濟論壇,全世界的企業家和各國的政要們最關心的也是環境問題、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今年他去達沃斯,往年白雪皚皚的情形已經不見了,冬天竟然可以看到青草,可以看到山上開著的小花。當高西慶講這番話時,大家都有同感。去年差不多同樣的時間在亞布力參加企業家論壇時,這里所有的地面還都是被厚厚的白雪覆蓋著,今年怎么突然變暖和了?看來全球氣候變暖確實是個大問題。沒想到,從我們到達后的第二天傍晚開始,突然來了一場大暴風雪,當夜就下了一米多厚,整個東北,沈陽、長春、哈爾濱大部分的機場和主路都封閉了,交通處于癱瘓狀態。于是,會議決定連夜召開,怕被大雪封了公路,這幾百名企業家就要被困到這座當年座山雕和許大馬棒活動過的奶頭山和夾皮溝了。聽當地人說,亞布力這一帶就是當年許大馬棒的山頭——奶頭山。氣溫驟降了十幾度,我再也沒有聽到氣候變暖的聲音了。

第二天早晨起來,我們就要返回哈爾濱坐飛機回去。還好,公路沒有被封,我們的汽車在公路上爬行了七個多小時,好在是沿路的加油站還有方便面和八寶粥供大家充饑,所以大家沒有餓肚子。趕到哈爾濱飛機場,候機大廳人很多,很混亂,等了五個多小時,終于有了飛往北京的飛機,工作人員可能看到我和馬云比較面熟,就優先給我們換了登機牌,王梓木跟工作人員說他和我們是一起的,但王梓木講的是哈爾濱話,工作人員半信半疑地也給他換了登機牌。經過一場混戰,終于在午夜時分,飛機飛回了北京。
今年亞布力會議的主題是“企業和社會”,第一個分論壇研討的是“大國崛起”,中央電視臺《大國崛起》的總編導任學安也來參加了。在討論大國崛起時,大家的看法很不一致。一種觀點認為大國的崛起主要是靠技術,代表人物有田溯寧、王維嘉、張朝陽等。從蒸汽機的發明、石油的開采、鐵路的鋪設,到愛迪生發明的電燈,后來到電腦的應用,Microsoft的軟件,一直到今天大家都離不開的互聯網。他們的說法自成體系,有自己一套完整的邏輯,這些技術派基本上都有海歸的背景。在中國當年轟轟烈烈體制改革的年代,他們大部分人都在美國的學校里面學習技術。另一派是制度派,認為只有進行制度改革,大國才能崛起。代表人物有馮侖、王梓木、陳東升、還有張維迎,他們的一套說法也是自成體系,有他們自己的一套邏輯。顯然是不服氣技術派的觀點,多次與他們發生比較激烈的爭論,最后就變成各說各話了。制度派的人大部分都是從國家機關下海的,尤其是當年的企改部門下海的,所以對制度的改革情有獨鐘。還有一些觀點,支持的人數比較少,也比較雜,如嚴介和再次重復去年 “知識無用論”的觀點,他說:“高學歷的人給低學歷的人打工”、“在學校學習好的給在學校時學習差的人打工”等等。當問到我本人的觀點時,我引用了孔子和他的學生子貢的對話來說明,子貢問孔子治國和民生之道,孔子說,“足兵、足糧、民信”。一共就說了六個字。子貢又問,要去掉這三個條件中的一個條件,是什么?孔子說,足兵。可以不要軍隊。子貢又問,如果再去掉一個條件,只保留一個條件,還能去掉什么?孔子說,足糧。孔子認為國家崛起最根本的是“民信”,就是一個大國的崛起,要讓人民信任自己的國家,對自己的國家一定要有信念和信仰。最后,馬云在大會結束時發表了即興的演講,他的觀念很獨特,似乎是說未來崛起的是虛擬的國家,是互聯網,現實中的國界并不重要了。這不知道是他偉大的設想,還是烏托邦的幻想。

我和任志強被分到了同一個論壇上,論壇的主題是“企業家看2007年”。會前任總寫了一大堆的稿子,說他一會兒要在會場上說說《物權法》的偉大意義,我建議他別講了,時間不夠,有話就在自己的博客上寫吧。另外《物權法》是兩會期間人大代表討論的大事情,我們就不在這里討論了。
我對2007年的看法是樂觀的,似乎參加會議的所有企業家跟我的看法是一致的——對2007年中國和中國的經濟都很樂觀。這些企業家,有中國臺灣的企業家,中國香港的企業家,也有新加坡的企業家,但絕大多數的還是中國大陸的企業家,他們不光樂觀,而且有許多的數字和例子來證明他們樂觀的態度是有道理有依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