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手托起新家園
——秦安地震災后重建紀實
特約記者 陳中校
冬天的腳步越來越近,秦安大地到處是一派繁忙景象:17個鄉鎮秋后建園全面鋪開,項目建設逐一盤點收尾,大小600多個果庫(窖)里的蘋果熱銷,正在重建家園的農民個個臉上帶著笑容忙里忙外,新建起的房屋在陽光下格外顯眼……。
然而在100多天前,“5·12”汶川大地震波及秦安全境,使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造成重建戶11217戶,維修戶2945戶,整村搬遷14個村組738戶。為了幫助受災群眾早日建起新的家園,秦安縣委、縣政府本著“政府主導、分級管理、社會互助、生產自救”的方針,按照“規劃先行、統籌安排、分清緩急、政府支持”的原則,通過努力爭取國家支持、銀行貸款、對口支援、社會捐助、市場運作等多種方式,積極籌措重建資金和物資,著力把災后重建和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有力、有序、有效地開展了一場如火如荼的災后重建運動。
精心組織 確保救災安置到位
地震發生后,縣上迅速成立了災后重建工作領導小組,專門負責災后重建的組織、協調、指導等工作,并建立了縣級領導責任制和縣直各單位、各部門聯系村幫建責任制,責成縣級領導干部包鄉鎮具體指導,縣直單位包村具體幫建,縣鄉駐村干部包戶抓落實。
同時,縣上對幫建工作提出具體目標和時限要求,實行責任到人,限時幫建。110個單位550名干部幫扶90個受災重點村,各幫建單位積極與省市上級單位聯系、銜接,爭取幫扶資金和幫扶項目。至目前,全縣已轉移安置受災農民、師生、醫務等人員18871人,幫建資金27.4萬元,帳篷25頂,過渡安置房600套,面粉698袋,化肥、棉被等其它物資2.1萬件(套),妥善解決了受災群眾生活問題。
縣委、縣政府還召開了全縣抗震救災獻愛心募捐動員大會和秦安籍在蘭人士獻愛心活動,廣泛動員全縣上下及社會各界奉獻愛心抗震救災,共收到社會各界捐款228.43萬元,其中從民政、紅十字會等渠道共收到193.4萬元,上海統寶船務有限公司等單位捐款35萬元。縣信用聯社抗震救災重建貸款1974萬元,恢復生產經營貸款1887萬元。
在受災群眾臨時生活救助發放過程中,縣上首先保證“三孤”“三無”人員的生活問題,共為6339戶15484人發放臨時生活補助金987萬元,發放救濟面粉642.3噸,發放衣被12686件,確保了受災特殊人群有飯吃、有衣穿。
科學規劃 確保責任落實到位
按照省市的要求,結合本縣實際,聘請了甘肅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編制了包括農村建設、城鄉居民住房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設施、生產力布局和產業調整、市場服務體系等方面的《秦安縣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綱要》。縣上依據綱要及時出臺了農村危房、教育、衛生、基礎設施四個重建方案,并明確規定了維修重建的規劃原則和建設標準、結構和時限要求。
為解決群眾安居問題,縣上按照村莊建設總體規劃,堅持因地制宜,方便群眾生產生活的原則,把危房改造與新農村建設、村鎮建設、異地搬遷、扶貧整村推進相結合,按照本人申請、村組維修重建評議小組評議、村民代表會議表決并公示、鄉鎮審查公示、縣重建領導小組審批的工作程序,以此確定受災戶維修重建對象并開工建設。目前,14個整村搬遷村落實用地319.12畝,完成了場地平整和規劃設計,已有379戶動工修建,占整村搬遷總戶數的51.4%。分散重建中已完成3798戶,動工修建3383戶,維修加固中已完成2484戶,正在維修加固461戶。教育衛生按照重建工作方案,興國四小、魏店鄉劉岔小學等59所重建學校中,已完工23所,縣二中等19所校舍維修加固26790平方米,已全部完工。衛生系統拆除危房3677平方米,維修加固醫療業務用房8077平方米。
優化環境 確保資金落實到位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加強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資金管理的有關政策要求,縣上研究制定了“救災款物管理辦法”,嚴格資金管理發放標準和發放程序,按照“優先保證、快捷高效”原則,對災后重建資金實行了專戶管理、專款專用、封閉運行、跟蹤問效,有效杜絕了截留挪用、鋪張浪費以及變通使用專項資金的行為。
與此同時,由審計、紀檢、財政等部門組織專人對抗震救災及災后重建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專項審計,將資金來源、數量及發放情況定期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從而有效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對國家、省、市下撥的建房補助資金和社會捐助、對口援助等資金,則嚴格按照規定程序要示,在規定時限內撥付到民政、教育、衛生等部門和鄉鎮抗震救災資金專戶。
根據抗震救災及災后重建資金需求,縣上又及時調整財政預算,追加救災資金數額,全縣所有財政撥款單位辦公經費統一按10%壓減,節約經費全部用于災后重建。至10月17日,全縣共籌措各類抗震救災專項補助資金10281.5萬元,其中財政資金1314.5萬元,省級財政資金8797萬元,市級財政資金170萬元,縣級配套資金820萬元,市上先后18次為全縣下撥帳篷3984頂,衣物16.83萬件,其它物資14.24萬件,目前,各項資金款物已全部撥付到位,重建工作正有力、有序、有效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