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3日,中共秦安縣委書記王東紅走進甘肅電視臺公共頻道《百姓大家談》演播室,接受了群眾路線在隴原特別節目:《轉作風,看變化,說民生》——“一把手”帶頭轉作風,“示范點”引領謀發展專訪。
訪談中,王東紅圍繞不同類型、不同行業、不同層次黨員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接受專訪,就如何從“一把手”做起,鄉鎮干部“走讀”、鄉鎮教育不公平、農村低保不公開、不透明問題、縣域經濟發展謀劃、林果產業發展示范重點輕面、商貿流通、人力資源強縣、歷史文化及旅游業發展思路等問題做了一一解答,并暢談了在繼續深化整改、建立長效機制、固化活動成果方面的打算。
王東紅在接受專訪時說,活動一開始,縣上結合不同領域黨員實際,專門編印《離退休黨員干部學習資料》、《流動黨員學習資料》、《知識100問》等學習資料7類23300冊。針對不同群體特別是農村黨員群眾文化程度偏低、接受能力不強,對群眾路線、“四風”問題掌握不準、理解不透,參與熱情不高等問題,將漫畫與群眾路線教育有機結合,精心編印了“農村版”的《漫畫選編》,漫畫中“四風”問題形象直觀,農村黨員群眾易讀易懂,強化宗旨意識,增強了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擴大了教育實踐活動覆蓋面和群眾知曉率。為了突出“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編印《一把手工作手冊》和工作日志,每月對“一把手”履職情況進行量化考核,打分排序,適時通報,建立“一把手”約談制度,對思想上不重視,履行職責不力,教育實踐活動不明顯的“一把手”進行約談。
針對群眾反映的鄉鎮干部遲到早退、紀律作風松散等走讀問題,即知即改,制定切實可行的干部值班執勤制度和住宿考勤制度,探索錯時上下班,早上上班推后一段時間,下班提前一段時間下班,中午不得休息,這段時間集中為老百姓辦事,確保群眾每次辦事都能找到干部,破解了群眾辦事難的問題。針對農村教師隊伍不穩定、調動頻繁的問題,在隴城鎮試點推行集中在鄉鎮修建教師公寓、修建辦公樓、食堂,把教師隊伍全部集中在鄉鎮,通過校車接送教師到偏遠教學點教書,讓鄉鎮教師有一個穩定教學環境。針對農村低保不公開、不透明問題,專門出臺秦安縣低保戶整治實施方案,讓老百姓知曉程序,準確核定低保戶,嚴格按照省上確定的戶報、村評、鄉審、縣定四個程序,真正解決了干群關系新矛盾。

針對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提出“五改”措施,一是作風問題率先改,在示范引領上立標桿。全縣各級領導干部深入各自分管部門、聯系鄉鎮、通過與群眾交心,查找“四風”問題。二是民生問題專項改,在為民惠民上出實招。購置垃圾桶,果皮箱,與各經營戶簽訂包秩序、包設施、包衛生的“門前三包”責任書,加大清掃保潔力度,以解決環境衛生臟亂差的問題;對重點時段、重點路段加強警力,強化路面執勤巡邏,以解決交通秩序混亂問題;開展對建筑施工單位降低噪音的專項整治活動,以解決城區環境噪聲擾民的問題;三是突出問題承諾改,在便民利民上見實效。針對門難進、眼難看、事難辦的突出問題,建立了對窗口單位、執法部門和服務行業首問責任和限時辦結制度,通過 “一把手”上電視向社會進行公開服務承諾,接受群眾監督。四是熱點問題集中改,在服務群眾上強措施。通過 “進百村入千戶訪萬人”活動,向百姓尋計問策。至目前,全縣鄉村干部共走訪農戶7萬余戶,解決熱點難點問題3600多件,幫扶群眾建設致富項目356個,修建人行便橋53座,建設村公共文化活動場所32處。五是難點問題跟蹤改,在嚴督實導上求突破。按照督導工作“流程圖”和督導評估辦法,落實周報告、周評議、周通報和約談制度,從60個民生問題清單入手,實行立項督辦、逐項“過堂”,健全督導組督辦、責任單位承辦,報活動辦核實銷號并公示的整改工作機制。
在談到一手抓教育實踐活動,一手抓縣域經濟發展時,王東紅說,謀劃縣域經濟發展,主要是依托縣林果、商貿、勞務、旅游四大資源,一是林果業。秦安縣有105萬畝的耕地,果園面積80多萬畝,對農民增收起到良好的作用。近年來,我們不斷擴大林果規模,改造提升老果園,果業發展促進經濟發展,經濟發展又帶動了果業發展。既把示范點辦好,又要把周邊老百姓、想發展林果產業的老百姓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技術培訓力度和資金扶持力度,促進全縣農業農村工作的整體均衡發展。二是積極招商引資,提升改造秦安•中國西部小商品城,新小商品城占地的240畝,既帶動了就業,又帶動了增收。三是我們每年勞務收入要達到12萬人次,通過加大職業技術培訓,擴大職校規模,讓百姓由原來的干苦活、臟活向技能型轉變,使老百姓真正有一個較好的收入。秦安人勤勞、智慧、樸實,在農業發展、林果業發展上,有一種“巴掌”精神,就是巴掌大的地老百姓都能珍惜載上樹,第二種精神是“貨郎擔”精神,在青海、西藏等地都有秦安“貨郎擔”的蹤跡。四是搶抓華夏文明傳承創新示范區和絲綢之路、寶蘭高鐵等機遇,啟動大地灣文化旅游產業園建設工程基礎設施設,真正將旅游資源變成旅游產業。劉坪萬畝桃園被國家評為鄉村“最美田園”,既能促進老百姓增收,又是一個很好的旅游資源。
在談到教育實踐活動下一步工作打算時,王東紅說,一是抓好整改落實。征求意見、查找問題的最終目標是整改落實,整改落實是教育實踐活動的核心。二是推進建章立制。要建立一個長效的機制,來保證整改成果能長遠地落實下去。三是加大督促檢查。對整改的東西要一如繼往的關心、關注,追蹤督查,真正讓群眾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