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縣瞄準勞務市場,大力開展“訂單”培訓和“批量”輸出,促進勞務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去年,全縣共輸轉勞動力6.1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1.42億元。
去年以來,清水縣以做大做強勞務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目標,強力推進農村勞務經濟由單一體力型向復合技術型轉變,走出了一條“政府推動、多方參與、市場運作、農民受益”的農村勞務輸轉之路。為拓寬勞務基地,縣上與山東威海宇理服裝有限公司、天津樂器分廠、北京富平技術培訓學校等10多個用工單位簽訂了勞務協作用工協議書,新開辟勞務基地9個。為提高農民工的素質和就業能力,該縣整合培訓資源,形成官辦、民辦、行業辦的“多輪驅動”培訓機制,實行“訂單”培訓。去年,全縣先后對7358名農民工進行了保安、建筑、家政及賓館服務等培訓,培訓后就業率達98%以上。
此外,縣上還為18個鄉鎮配備了154名勞務專干,為所有行政村選聘了347名勞務信息員和411名勞務經紀人,促進了勞動力有序“批量”輸出。去年,全縣有組織輸出勞務人員達2.2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