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好人“王保紅”
雙肩扛起苦難家庭的守望與希冀
文/圖 蘭州晨報首席記者 王蘭芳 實習生 趙智賢

(攙扶偏癱的妻子去上廁所)
一個七口之家有四口人身患不同疾病。一睜眼,奔前跑后左右伺候這些至親病人,是王保紅每天的必修課。與經濟上的拮據相比,長時間精神上的重負,讓40歲出頭的他看上去比同齡人蒼老許多……
年味尚未完全褪去,看著被病魔困擾多年的兄長妻兒,王保紅開始思量這個家今后的出路,言語中難免透著一股辛酸、一些期許……
a我只知道他們身上流著和我一樣的血,是我至親的人,我不照顧誰照顧?
清水縣松樹鄉堡子村地處天水市清水縣、秦安縣、張家川縣三縣交界處,海拔1800多米。經過多年的發展,昔日的羊腸小道如今已被柏油路取代。
正月十七早上10時許,王保紅站在家門前的小路埂邊,看著這個生活了40多年的小山村一天天翻新變化,不由得為自家的日子暗暗著急。
“哎呦!”老婆一聲大叫打斷了他的思緒,王保紅回過頭往院內一瞅,瞬間被驚得一陣陣大腦發麻。只見剛剛吃過晌午干糧后在屋檐下曬太陽的老婆,從兩尺多高的臺階上摔了下來,身子扭動著無法自行爬起。
“咋了,哪兒摔疼了沒?”王保紅連忙跑進院內,一邊將蜷縮的老婆攔腰抱起,一邊急切地問道。
“沒事,剛才本想挪動腳,可稍稍一動,身子一斜就不聽使喚了!”老婆說。
距離他倆不遠處,拿著蒸饃正在啃的三哥笑呵呵地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
看著身子愈加有些發福的老婆,再看看一旁一個勁兒傻笑的哥哥,伴隨他多年的苦澀滋味再次涌上心頭。
“二哥、三哥不同程度患有精神類疾病;2012年妻子突發腦溢血后偏癱,生活開始無法自理;除此之外,小兒子還右手殘疾,全要我照顧。”說起這個殘破之家,王保紅有些哽咽難語。
王保紅看起來身板有些干瘦,上身穿一件落滿灰塵的褐色人造革夾克,下身穿一條深灰色褲子。也許是承受著過多苦難的緣故, 40歲出頭的他明顯有些蒼老,舉手投足間沒有多少精氣活力。

他半抱半扶將老婆弄到炕上,看著兩天前才蒸的一小篩饃饃已經見底,便和面準備蒸饃饃。
王保紅說,他們夫妻倆育有3個兒子,老大今年16歲、老二14歲、老三10歲。老婆生病后,不能斷頓的醫藥費無形地加重了家里的負擔,過得本就捉襟見肘的日子開始入不敷出。看著爸爸為了一家生計疲于操勞,小學6年級一畢業,大兒子就外出打工去了。
這些年來,每天天麻麻亮的時候,王保紅就得起來燒開水、和面、做早飯,之后一邊安頓兩個孩子自己吃喝,一邊將饃饃、湯水一一端到兩個哥哥和妻子面前……在他的記憶里,這樣的狀態已經持續了多年。
“很多人要是遇上他這樣的情況,精神早就垮了。”王保紅多年如一日經營這個家的艱辛付出,村民都看在眼里,紛紛稱其不易。
“在外人眼里,無論他們是瘋子也好,病人也罷,都無所謂,我只知道他們身上流著和我一樣的血,是我至親的人,我不照顧誰照顧?”王保紅說。
b“在這個家,我總覺得苦難就像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不幸的事一樁接著一樁,有時候感覺活得好苦!”種種艱難和不幸疊加,王保紅一家成了堡子村出了名的特困戶。
“活了40多歲,感覺沒有一天輕松過,也許這是上天對我的考驗吧!”面對艱難的生活,王保紅只能自我安慰。
王保紅今年44歲,在家排行老四。在他的記憶里,自打父輩手里這個家就沒有過上好日子。母親因患有精神病,哥兒幾個最需要母愛的那些年,母親時常亂跑不在家。最后,人倒是回來了,可精神紊亂干活也指不上事。
“家里沒有一個女人操持,當時那種臟、亂程度可想而知。”王保紅回憶起小時候家里的窘境,連連揺頭。
據他講,那時候,別說幾個孩子,就是父親也連一雙像樣的鞋子都沒有。為了拉扯他們兄弟4人,父親一會兒給東家幫忙鍘草,給西家主動拉土,總之只要鄉里鄉親誰家有需要勞力的地方,父親都會跑去干活,以此給家里換點吃食。
幾個孩子長時間在這種環境下相繼長大,也許是母親基因遺傳,三哥也患有先天性精神病,打小瘋瘋癲癲、打打鬧鬧;時間不長,二哥的精神方面也開始出現病態,時而清楚時而糊涂。
19歲那年,為了給自己成個家,王保紅入贅張家川縣龍山鎮一戶人家,做了上門女婿。
據他講,老丈人家情況比他家里好一些,然而他一直想起家里幾個“光棍”,他們吃的啥?吃飽了沒?丈人一家看著他偶爾神情恍惚的樣子,知道他又惦記家里了!成家一年后,為了把自己“娘家”一家人拉扯在一起,他最終帶著媳婦回到家中。
那時候,大哥成家后已分家單過,父親和兩個弟弟的日子過得更加貧苦。
“一到雨季,外面下大雨,屋內就下小雨。”王保紅回憶起以前過的日子,眉眼始終都沒有舒展開來。
自從他們夫妻回來后,從此家里有了女人操持家務。慢慢地,王保紅的3個兒子相繼出生,家口越來越大,貧困程度更加難以改觀。
但苦難如影隨形,不久,父母相繼離世,大哥也罹患重病不治而亡,緊接著,大嫂帶著孩子遠走他鄉!
即使如此,當時的王保紅仍選擇努力養活妻兒老小,照顧兩個生病的哥哥。然而,更大的苦難在等著他。
2012年,在這個家操持家務近20年的妻子突發腦溢血,最終命保住了,但身子卻偏癱了!
“在這個家,我總覺得苦難就像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不幸的事一樁接著一樁,有時候感覺活得好苦!”
c“家里確實很困難,負擔也很重,但孩子們都很爭氣,以后的日子一定會好起來的。”
王保紅家里以前有20多畝地,退耕還林后目前還剩10多畝。但妻子病后,一切都變了!
“這幾年,里里外外就我一個人,既要掙錢養家,又要伺候3個無法治愈的病人。”王保紅說。
“別人家種莊稼今天噴藥、明天拔草,可我的地里大部分時間草比糧苗高,一年下來收成也就少得可憐,談不上豐不豐產了。”王保紅說,他沒有精力把地種好。
由于村里沒有班車,村民趕集運輸不便,王保紅借錢買了一輛農用舊三輪車,跑起了運輸。
“自從王保紅有了三輪車后,逢集天,他先把家里病人安頓好,然后開著三輪車往返于龍山鎮和堡子村之間,搞小運輸掙點零花錢用來維持生活。”村支書王倉喜說起王保紅一家,連稱苦難太多、過得不易。
堡子村很多壯勞力出外打工,村里大多是老人、婦女和小孩,相距村子最近的磨坊也在10公里外的大柳村,磨面成為很多家庭的大難題。王倉喜說,這種情況,就是少收費運,王保紅也會熱心幫村里人。
堡子村駐村干部劉朝輝說:“在家庭生活極其艱難的情況下,村上不管大事小事,保紅都很積極,是全村出了名的好人。”
2008年“5·12”地震后,王保紅借著政府組織實施的災后重建政策,又借了些錢將父輩手上蓋的破舊土坯房徹底重建,讓一家人住上了磚瓦新房,這讓他心里很安慰。
“他家是村里的低保戶,也是精準扶貧戶,同時他家兩個精神病哥哥和小兒子還享有殘疾人補助金。”王倉喜介紹說。
王保紅說,他前年貸到政府給特困戶的5萬元精準扶貧貸款后,買了2頭牛,搞家庭養殖。
這幾年,讓他略感欣慰的是,自己的3個孩子相繼長大且都十分懂事。大兒子為了幫他減輕家里負擔小小年紀外出打工,一年下來給家里能交少則五六千,多則萬元;二兒子學習拔尖又會做家務,侍候媽媽和兩個伯伯吃喝很拿手。
王保紅家堂前,二兒子“三好學生”的10多張獎狀和他今年被縣上授予“清水好人”后的獲獎證書和金黃色榮譽獎牌在很顯眼的位置張貼、擺放著。
“家里確實很困難,負擔也很重,但孩子們都很爭氣,以后的日子一定會好起來的。”眼前的王保紅盡管面色憔悴,但言語中對未來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