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清水縣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全方位培育農業特色產業,下大力氣開展招商引資,著力構建“三品一標”“甘味”“商標”和地方區域品牌“四位一體”的農產品品牌體系,推動干鮮果、中藥材、食用菌、小麥育種、漢麻等特色產業規模化、園區化、集群化發展,走出了一條產業規模大、加工鏈條長、品牌質量優的農業產業發展新路子。
不斷擴大產業規模“夯基礎”。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緊盯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實施,依托銜接資金支持,近三年,用于發展產業資金每年以5%的速度逐步增長,今年銜接資金用于產業發展的比例達到65%。創新補貼扶持方式。聚焦種植、品牌、銷售等環節,創新推進以產量定補貼、以銷量定補貼等補貼方式,適當提高到戶產業獎補標準,引導合作社、農戶按照因地制宜、適地適種的原則,全力壯大干鮮果、草畜一體、小雜糧及小麥育種、食用菌、漢麻等特色產業。提升專業發展水平。大力開展“一村一品”專業化示范村創建工作,圍繞蘋果、花椒等種植歷史悠久的傳統產業,積極擴規模、提標準,郭川鎮宋川村、郭山村先后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蘋果和花椒產業國家級一村一品專業化示范村。

積極引培龍頭企業“強筋骨”。大力引培龍頭企業。大力實施“2512”鏈主骨干企業引培提升行動,搶抓東西部協作幫扶契機,近三年,新引進東部地區龍頭企業9家,簽約項目17個,全縣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達到20家。積極優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企業在辦事過程中的流程和條件,提出“只要企業定了干、剩下的事情政府辦”的服務理念,引導卉萃生物、君石中藥材、多匯優選、盛裕達漢麻等一大批企業落戶清水,成為全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引擎。構建特色產業鏈條。積極推進“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由龍頭企業牽頭,通過訂單生產的方式聯結合作社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帶動群眾通過務工、培訓、收購、分紅實現增收,同時也構建了產業鏈條。目前已經形成酒飲、色素、良種繁育、花卉、食用菌等多條加工產業鏈。

全力打造公共品牌“提質效”。著力打造縣域公共品牌。堅持“特中特”“獨一味”的農特產品品牌化發展理念,結合全縣農業產業實際,與深圳“農優一百”有限責任公司合作,打造了“初祖農耕”縣域公共品牌,開發了清水核桃、蘋果、蜂蜜、小雜糧等系列農特產品,“初祖農耕”入選“2019中國區域公用品牌活力榜”,榮獲“創新營銷榜樣”稱號。積極推進商標體系建設。以歷史文化為依托,注冊了“軒轅黃”“非子紅”“醉花牛”等產品商標,全縣共注冊商標893件。大力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堅持實施“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戰略,大力推進“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其中花椒、食用菌和蘋果三大類,占到了全縣認證產品的81%。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做保障”。加大宣傳力度。開展知識產權保護運用集中宣傳8次,倡導企業重視知識產權保護,激發更多的企業大力開展創新創業。加大執法力度。緊盯假冒侵權重點領域、重點市場和重點商品,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加大創新力度。引導天河酒業等重點企業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拓寬技術創新渠道;指導華盛農業申請“乳酸菌沙棘果汁飲料制備方法”發明專利1件。深入開展“政銀企對接”活動,與建設銀行清水支行合作,創新利用專利質押貸款,助力企業將“知產”變“資產”。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