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7日至10日,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牡丹江分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長、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牡丹江綜合試驗站站長王延鋒教授一行深入清水縣,開展食用菌產業調研活動,通過實地考察、直面交流、技術培訓等形式,為我縣食用菌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王延鋒教授一行深入清水縣馬溝食用菌園區,實地查看液體制菌生產線運行、菌種培育環境調控等情況,詳細了解菌種篩選與提純標準、培養基配方優化、接種無菌操作規范以及菌絲體培養周期等關鍵技術環節,與園區技術人員和種植戶深入交流,針對生產中遇到的菌種活力不足、雜菌污染防控等問題提出了專業指導意見。
在山門、紅堡、秦亭、黃門、白駝等鄉鎮的食用菌種植基地,詳細了解了黑木耳大棚吊掛、地擺、林下等種植模式的規模布局、設施配套、管理方式及產量效益。仔細察看不同種植模式下黑木耳的生長態勢、菌袋質量和出耳情況,與鄉村干部、基地負責人及種植戶深入交流,詢問各模式在成本投入、技術要求、市場適應性等方面的差異,針對種植過程中遇到的溫濕度控制、病蟲害防治、采收時機把握等實際問題進行了現場指導。

10日舉辦清水縣食用菌種植技術培訓班,來自全縣各鄉鎮農業分管領導、農業中心主任及種植大戶共90余人參加了培訓。王延鋒教授以“小木耳-如何成就大產業”為題,結合清水縣食用菌產業發展實際,從黑木耳的生長階段、栽培技術要點、病蟲害防治、市場前景分析等方面進行了生動的授課,并針對當前黑木耳產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
王延鋒指出,要把小木耳做成大產業,關鍵在于科技賦能和標準化生產。通過推廣優良品種、優化栽培技術、加強質量管控,提高食用菌的產量和品質,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要加強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拓展銷售渠道,提高產品附加值,促進產業增效、農民增收。王延鋒還與學員們進行互動交流,現場解答大家在生產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受到了學員們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學員們紛紛表示,此次培訓內容豐富、實用性強,不僅學到了實用的種植技術,更拓寬了發展思路,增強了發展食用菌產業的信心和決心。
近年來,清水縣圍繞“一園三帶、多點支撐”產業布局,將食用菌產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來抓,通過引進新技術、新品種,加強技術培訓和指導,食用菌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此次王延鋒教授的清水之行,是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與清水縣開展科技合作的重要舉措。為進一步提升清水縣食用菌產業發展水平,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產業提質增效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