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額彩禮如同橫亙在鄉村振興面前的一道溝壑,阻礙著農民奔向美好生活的腳步。今年以來,清水縣金集鎮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基層治理的重要論述和視察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將移風易俗作為鄉村振興的關鍵切口,創新打造“四單明責、六制強基、七程聚力”綜合治理品牌,(即4張清單明晰責任、6項機制強化保障、7大工程狠抓落實),推動農村高額彩禮治理取得突破性進展,讓“喜事新辦、婚事簡辦”蔚然成風,蹚出了一條文明婚俗變革的“金集路徑”,也為移風易俗治理提供了“金集方案”。目前,全鎮陳規陋習遏制率提升80%,“零彩禮/低彩禮”家庭占比達60%,婚戀糾紛同比下降78%,婚宴規模縮減90%,戶均節約開支3萬元。

“四張清單”治陋習、樹新風,引導移風易俗潤民心
清水縣金集鎮通過建立抵制高額彩禮“正面激勵+負面約束+責任包抓+問題反饋”四張清單,實現“激勵有抓手、懲戒有依據、責任有人扛、問題有人管”。一是“三維驅動”激發內生動力。以“產業賦能驅動”、“榮譽物質雙重驅動”和“全民共治驅動”三大維度協同發力,通過“彩禮+積分制”管理,實現“軟倡導”為“硬激勵”。在產業掛鉤方面,將彩禮標準與惠農政策(大棚補助、養殖補貼、果園改造)優先資格綁定,提供職業技能發展通道;在激勵措施上,實施“現金+榮譽”雙重獎勵,由村集體直接向新婚夫婦發放獎金,優先“星級文明戶”等參評權;在監督共治環節,設立婚俗失信行為線索懸賞制,并對踐行新風的家庭提供公共資源傾斜,有效激發群眾踐行文明婚俗變革的內生動力。二是“三級懲戒”約束文明防線。針對高彩禮等違規行為,堅持剛性約束與利益制約相結合,構建“黨員干部高壓約束”、“惠民政策反向掛鉤”、“村級道德剛性約束”三級懲戒體系,變“不敢為”為“不能為”,形成“一處違規、多方受限”的懲戒網絡。對黨員干部設定紅線,紀委依規介入處置;對普通群眾實施惠民政策“倒掛鉤”,高彩禮家庭暫停享受產業扶持;在村級層面運用道德約束“硬手段”,采取實名曝光公示,清零家庭“文明積分”等,為文明婚俗變革筑牢底線防線。三是“三色管理”壓實包抓責任。通過明晰責任主體、強化過程監督、運用動態預警,形成齊抓共管責任體系,實現婚事全流程閉環監管。實施三級包聯“責任到人”,確保網格化覆蓋;對關鍵群體實施“精準定責”,明確紅白理事會總管、媒婆對違規操辦的連帶責任;創新引入動態監管“三色預警”機制,依據彩禮數額將家庭劃分為紅(超標)、黃(臨界)、藍(達標)三級,實施差異化管控與精準干預,有效強化文明婚俗變革組織保障。四是“三端閉環”破解治理問題。圍繞反饋高額彩禮治理問題,構建“問題編號-整改臺賬-效果評估”全流程閉環體系,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在核心運行模式體現為“三端協同”,在問題收集上設立“金集微治”、電話投訴渠道,以及“一約四會”排摸,拓寬線索來源;在問題處置端嚴格執行“三限原則”,即限時核查(48小時內響應)、限標整改(依據村規民約處置)、限期反饋(7日內公示結果),提升響應速度與規范性;在風險防控端啟動“三級響應”,針對普通糾紛由紅白理事會或小居落理事長就地調解,涉法問題聯動司法力量專業處置,潛在群體性事件由鎮平安辦研判化解,實現精準干預,切實破解文明婚俗變革中的堵點難點。

“六項機制”強保障、促協同,打通綜合治理硬壁壘
一是構建黨委統領、站所協同的聯席會議機制。建立“黨委主要領導抓總、分管領導直管、站所聯動”的工作體系,聯席會議辦公室實體化運作,建立“村情直報-聯席研判-協同處置”流程,牽頭制定婚俗變革動態標準及正向激勵細則,確保政策與基層實際精準適配。二是推行三級穿透、靶向施策的重點包抓機制。堅持網格化定責,推行“科級干部包村、駐村干部包組、村干部包戶”三級責任捆綁,實現適婚青年臺賬動態管理全覆蓋。包抓責任人常態化開展婚俗新風宣傳宣講,確保從源頭遏制高彩禮萌芽,變事后整治為事前引導。三是創新數據賦能、精準畫像的統計調度機制。積極首創婚俗認證體系,由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統一認定并頒發“零/低彩禮”證書,建立全鎮農村彩禮動態數據庫,加強數據監測,民政助理員抓登記率等硬指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抓高/低/零彩禮統計,制定出婚俗變革的“晴雨表”。四是暢通一鍵通達、速響速辦的舉報轉辦機制。暢通投訴受理渠道,線上開通“金集微治”移風易俗專欄,線下設專線電話,實現舉報“24小時不打烊”,推行“登記-核查-轉辦”三步流程,確保問題線索48小時內啟動實地調查,處置結果7日公示。五是建立清零積分、約談問責的督導通報機制。堅持將高彩禮典型案例強制納入積分制“黑榜”和清零文明積分,同步在村級曝光臺實名公示,對工作不力的村班子實行“約談包抓領導+批評通報”,將婚俗治理成效與干部考核直接掛鉤,形成雙重震懾。六是優化風險預判、分級響應的輿論引導機制。制定高額彩禮綜合治理方面輿情分級響應預案,實現風險隱患30分鐘預警,對高額彩禮引發的突發事件由鎮黨委第一時間匯報縣委宣傳部處置化解輿情。

“七大工程”抓落實、見實效,實現文明婚俗新變革
清水縣金集鎮聚焦高額彩禮、人情攀比、大操大辦等突出問題,創新實施“七大工程”,通過42項具體措施精準落位,全面激活鄉村治理效能,推動文明鄉風建設實現新突破。一是黨建引領強約束。以基層黨組織“聚合力”,建立科級領導包村、鎮干部包組和村“兩委”成員包戶工作機制和鎮村黨員干部婚嫁事宜報備、線索核查等制度,將婚俗治理納入考核與干部培訓,形成黨組織牽頭、黨員示范、群眾參與的共治格局。二是文化宣教造聲勢。依托文明實踐站、文化廣場等陣地,每月結合“主題黨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開展主題宣傳,創作婚俗新風文藝作品,選樹“好婆婆”“好媳婦”“美麗庭院”等家庭典型,構建起“身邊人講新風尚”的浸潤式教育場景。三是自治強基樹標桿。完善“一約三會”制度體系,推行彩禮“積分制+分期制”雙輪驅動,創新“三定一返”分期機制,優化村級紅白理事會,積極開展議事協商、道德評議等活動,引導群眾自覺踐行文明新風。四是法治護航兜底線。建立“派出所-司法所-法庭”三聯調處機制,嚴打婚托詐騙,組織普法宣講、“法律明白人”和普法志愿者隊伍,全面落實婚齡群體法律援助,實現法治層面為愛“減負”,為幸福“加碼”。五是婚俗革命破陳規。推行“鎮領導證婚頒證”制度,倡導舉行集體頒證活動,配備村級婚姻勸導員,創新探索“彩禮+基金制”治理新機制,通過設立“一約四會專項基金”,實現彩禮基金多元籌資、陽光監管、精準使用。六是惠農幫扶促轉型。積極對符合條件的“零/低”彩禮家庭實施果園改造、種苗補貼、公益崗位、畜牧養殖等產業幫扶清單,提供就業信息和支持門口就業等,為培育文明新風奠定物質基礎。七是巾幗助力建新功。充分發揮婦聯橋梁紐帶作用,組建婦聯主席、執委兼任“紅娘”,積極搭建婚戀交友服務平臺,落實女性“兩癌”篩查等健康體檢,加大婦女電商直播培訓和公益性崗位支持力度,依托“巾幗大宣講”品牌,組織巾幗文明崗、美麗庭院示范戶等代表開展“庭院講堂”、“板凳課堂”、“田間學堂”等宣講活動,切實凝聚起專項治理工作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