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鄧寶珊將軍紀念館樹影婆娑,羽毛球場傳來清脆的擊球聲,展廳里紅領巾講解員正講述文物故事,智慧閘機前游客快速掃碼入館……秦州區依托鄧寶珊將軍紀念館,通過創新展覽、社會教育活動、智慧服務升級等方式,推動文化教育品牌化建設,持續放大文化場館的社會效能。
作為甘肅省重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斷拓展服務邊界。館區增設的健身器材與羽毛球場地,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板相映成趣,歷史傳承與當代生活在此和諧交融。

紀念館突破靜態展示局限,打造主題鮮明的“文化盛宴”:“文物里的中國”展現五千年文明脈絡,將軍誕辰特展追憶崢嶸歲月,“金石墨韻”碑拓展傳承翰墨瑰寶。這些精心策劃的臨時展覽,成為滋養市民精神的文化沃土。
社會教育功能更是輻射四方。紀念館年初即制定教育計劃,全年開展“大思政課”、青少年研學等活動142場次。《與文物對話》《從伙計到將軍》等原創課件走進城鄉校園。創新推出的“紅領巾講解員”實踐營,培育12名新生力量;流動紀念館攜文物圖片展深入學校、社區、企業與軍營21次,讓歷史故事飛入尋常百姓家。
服務升級同樣步履不停。全新上線的分時預約系統,集成人臉識別與掃碼核驗技術,游客通過公眾號即可靈活預約。年均免費開放314天,提供義務講解341場次,智慧服務讓文化惠民更貼心。
未來,紀念館將繼續深化基本陳列改造,強化與城市文明建設的融合,在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的征程中書寫更加璀璨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