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縣齊發力 打好組合拳
——天水市迅速掀起果園改造提升熱潮

進入3月份以來,天水市以“三抓三促”行動引領推進全市果園改造提升工作,充分利用春季有利時間,采取多種方式,強化工作措施,市縣齊發力,迅速掀起全市低質低效果園改造提升工作熱潮。截至4月3日,全市已鋪開實施整地開挖栽植坑(溝)和高接園整理面積3.1628萬畝,完成改造面積2.0878萬畝;自育和調運以花牛蘋果為主的各類優質果樹苗木164.49萬株,落實獎補資金1.13億元,開展線上線下培訓137期4.8萬人次,創建改造提升示范點22個8798畝。

一、市縣協同促推動
3月23日,組織各縣區黨委或政府負責同志和相關部門、市級專家組成員、果品生產重點鄉鎮負責人召開全市果園改造提升工作現場推進會,并實地參觀了秦安縣和麥積區改造提升示范點。各縣區通過觀摩互相學習交流經驗,取長補短,進一步拓展了工作思路,極大地調動了果園改造提升積極性。3月28日,麥積區和秦州區分別組織召開全區果園改造提升“比學趕促”現場推進會,由區領導帶領果園改造提升實施鄉鎮負責人觀摩各鄉鎮重點示范點,現場匯報工作進展,總結點評特色亮點,查閱資料評比打分,讓實施鄉鎮和主體切實感受到了果園改造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營造了爭一流、創先進,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二、抓點帶動促引領
大力倡導“集中力量辦點、示范帶動全局”的方式,推廣“龍頭企業+基地+農戶”“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麥積區花牛鎮馬家灣果園改造提升示范點2004年前后栽植的750畝花牛蘋果園已經進入衰果期,今年進行集中連片挖改,通過品質改良推行寬行機械化省工省力栽培模式,為全鎮老果園改造提升提供了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樹立了樣板。馬跑泉鎮北坡梁改造示范點地處麥積區城郊南山蘋果萬畝基地的核心示范區,鎮政府搶抓果園提升獎補政策機遇,目前已經完成445畝老舊果園改造,通過挖除老樹,土壤改良、優質苗木定植和澆水覆膜措施,果園面貌煥然一新。
三、把好關口促質量
充分發揮市縣兩級專家組和服務隊職能作用,狠抓技術培訓,解答疑難問題,把苗木品種質量作為第一首要關口,真正以良種壯苗保證改造提升質量。嚴把開挖整地、土壤改良、栽植澆水、后期管護四道關口。秦安縣在魏店鎮陳莊村果園改造提升千畝優質蜜桃示范點,采用統一規劃、統一放線、統一栽植的技術措施,更加規范了建設質量。麥積區實現“戶戶有技術明白人、十畝有帶頭人、百畝有示范戶、千畝有土專家”。緊盯果園改造各個環節,規范技術流程,嚴把技術標準,每一項技術措施落實到位,確保整一畝活一畝、建一片成一片。嚴把驗收關口,嚴格執行“一測二看三查四公示五審核六兌付”程序,一是測面積準不準,二是看措施實不實,每個環節都保留照片等印證資料,三是查成活率達不達標,四是鎮村有無公示,五是審核軟件臺賬資料是否健全,六是按照核查情況據實兌付獎補資金,確保改造過程真實、程序嚴謹、資金使用規范。

四、搶抓時節促進度
當前,全市搶抓春季改造提升的黃金時節,市縣鄉(鎮)等各級政府和部門不斷強化協作配合,層層靠實工作責任,全面落實行政、技術雙包抓責任制,建立了縣級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和技術人員包片抓點機制,市上定期調度通報工作進展,以統籌高效的機制制度,全力促推工作進度。甘谷縣利用村辦合作社的農機專業服務隊,在大石鎮、謝家灣鄉等主要果園改造提升示范點,采取統一全園深翻、開挖豐產溝等措施,有效縮短了建設進度。
五、立足縣域促特色
各縣區在抓好以蘋果為主果園改造提升的同時,根據各自果品傳統優勢,注重突出地方特色。秦安縣將蜜桃、花椒納入改造方案,擴大秦安蜜桃、花椒面積。今年創建蜜桃改造提升示范點6處,推行寬行支架式Y字樹形高效改造提升栽培模式2830畝。麥積區在新陽鎮、社棠鎮等葡萄種植重點鄉鎮擇優引進陽光玫瑰、妮娜皇后、蜜光等新優品種,大力推行葡萄挖改。秦州區目前已經完成大櫻桃改造面積700多畝。
(新聞來源:天水市農業農村局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