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穿越時空的凝視:麥積山石窟藝術的千年回響”展覽在上海寶龍美術館展出。展覽共呈現137件麥積山石窟精品,其中文物精品62件,一級文物達12件,臨摹品75件,將麥積山石窟藝術全面、多樣地展示在觀眾眼前。
麥積山,又名“麥積崖”。麥積山石窟自東晉十六國后秦始鑿,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共計十二個朝代,1600多年的不斷開鑿與重修,至今共保存大小洞窟221個,雕塑作品3938件,大小造像共計10632身,壁畫1000余平方米,與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
本次展覽共有百余件麥積山石窟精品亮相,涵蓋泥塑佛像、洞窟壁畫、石雕造像碑、泥塑殘件、復制洞窟、微縮洞窟模型、研究文獻等多類型展品。
展覽以“鑿山為境——麥積山石窟藝術的精神表達”“有相美學——麥積山石窟藝術的流變傳承”“塑影鑿痕——麥積山石窟技藝的匠心智慧”“千年流光——麥積山石窟藝術的永恒印記”四大板塊,展開麥積山石窟文化與當代藝術的傳承與致敬。
此次展出的麥積山石窟第133窟第9龕右壁外側一尊弟子像,俗稱“小沙彌”。他高度不足一米,頭微偏向右側,臉形橢圓,面帶微笑,細頸削肩,挺胸鼓腹而立,左臂略屈肘下垂,左手于腹側持一蓮包(現蓮包無存)。右手上揚,手心向外置于肩前,手部殘失,身體略前傾而立。
這尊微笑小沙彌,雙唇輕閉而嘴角上揚,一雙細長鳳眼滿含天真笑意,難掩心中的歡欣與喜悅。整體造像簡潔明快,沒有過多的刻畫,是麥積山石窟北魏精品造像,也被譽為是和西方《蒙娜麗莎》齊名的“東方微笑”。 (何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