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 過去的一年 , 全省經濟保持了平穩快速增長的勢 頭 , 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好的成績。這是在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下 , 全省各族人民堅持 " 兩個高舉、一個加強 " 和 " 兩抓兩放 " 不動搖 , 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 扎實工作 , 團結奮斗 ,共同努力的結果 , 也是各級人大、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但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 , 制約我省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發展的長期性、深層次問題依然存在 , 主要是 : 自然條件差 , 經濟總量小 , 人均水平低 , 縮小與東部地區發展差距的任務比較艱巨; 產業鏈條短、關聯度低 , 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滯后 , 調整經濟結構的任務比較艱巨 ; 自主創新能力弱 , 資源環境問題日益突出 ,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任務比較艱巨; 投資主體和資金渠道單一 , 投資增幅低于全 國平均水平 , 投資環境改善的任務比較艱巨; 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突出 , 社會事業欠賬多 , 統籌協調發展的任務比較艱巨 ; 等等。這些矛盾和問題 , 在當前經濟運行中突出表現為 : 一是農民增收難度加大。我省農業基礎仍很薄弱 , 產業化水平不高 , 抵御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差 , 加上農資價格居高不下 , 農業生產費用不斷增加 , 保持農民收入較快增長難度加大。二是企業利潤增長乏力。不少企業工藝、技術裝備落后 , 產品結構層次不高 ,市場競爭力不強 , 加上國內成品油、原油價格倒掛和原材料企業成本上升、銷售價格下降的影響 , 虧損企業和虧損額繼續增加。三是企業融資難問題依然突出。由于擔保體系、信用體系不健全 , 許多中小企業難于獲得銀行貸款支持 , 金融機構存貸差繼續擴大。四是就業形勢依然嚴峻。我省經濟欠發達 , 新增就業崗位遠遠不能滿足就業需要 , 加上產業升級加快、國企破產改制和35 歲以下新成長勞動力快速增加 , 就業結構性矛盾日趨突出 ,就業再就業壓力不斷加大。對這些困難和問題 , 必須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特別關注 , 并切實加以解決。
二、 2006 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和主要任務
2006 年 , 是 " 十一五 " 開局之年。立足科學發展 , 努力擴大內需 , 調整經濟結構 , 推進自主創新 , 構筑特色優勢 , 促進城鄉居民收入更快增長和社會和諧進步 , 是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 2006 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 : 生產總值增長 10% 以上 , 財政收入增幅高于生產總值增幅 , 全社會固 定資產投資增長 15%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 12% , 外貿進 出口總額增長 15% , 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 4% 以上 , 城鎮新增就業 13 萬人 ,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 4.6% 以內 ,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 8% , 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 6% , 居民消費價 格總指數 103, 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 7‰ 以內。
實現上述預期目標 , 需要著力做好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
( 一 ) 利用好國家繼續推進西部大開發的機遇 , 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
圍繞重點地帶、重點城市和重點產業的發展 , 繼續加強基礎 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 , 進一步改善支撐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
加快交通項目建設。建成蘭武鐵路二線、武嘉鐵路電氣化改 造 , 清水至嘉峪關、武威過境高速公路及安西至敦煌二級公路 , 嘉峪關機場改造等項目 ; 完成敦煌鐵路、嘉峪關至內蒙古策克鐵路的工程收尾 ; 加快建設天水至寶雞 ( 甘肅段 ) 、平涼羅漢洞至 定西高速公路 ; 開工蘭青鐵路二線、西安至平涼鐵路 , 天水至定 西高速公路 , 天水機場等項目 ; 加大協調力度 , 爭取開工蘭渝鐵 路以及徐家磨至古浪、西峰至長慶橋至鳳翔路口等高速公路;啟動實施全省通鄉公路規劃 , 新建通鄉公路 2000 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