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解讀11
用好用足支持政策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涉及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政策亮點紛呈,含金量很高,施展的空間也非常大。國家支持地方最重要的不是項目和資金,而是政策支持。
國內外的發展經驗表明,政策支持是實現率先發展的關鍵因素,對經濟社會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世界各國在發展過程中,都有過因區域發展不平衡而采取特殊政策重點支持的范例。美國實施過類似我國西部大開發的特殊支持政策,解決了東西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美國石油城休斯頓在20世紀60年代,石油開采業開始整體下滑時,美國政府采取了產業鏈延伸拓展的特殊支持政策,加速了產業結構調整,帶動了機械、水泥、電力、鋼鐵、造紙、交通運輸等產業的發展。布點了宇航中心,帶動了為其發展服務的1300多家高新企業的產生和發展,使休斯頓在短期內迅速成為美國發展最快的地區。德國魯爾區在20世紀50年代后,爆發了以煤和鋼鐵為主的單一重型工業結構危機,導致嚴重的區域發展不平衡,德國政府采取特殊支持政策,改善投資環境,鼓勵新興工業遷入魯爾區,延長了產業鏈,使魯爾區成功實現了產業轉型。
改革開放初期,國家把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確定為率先改革開放發展的試驗區,特別是把深圳作為特區重點支持、重點發展,短短30年,深圳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現代大都市,這就是特殊政策支持的巨大成果。由此梯次推進,有了對沿江沿海擴大開放,珠三角、長三角區域經濟率先發展,面向東盟對外開放合作的自由貿易保護區的設立等,還有國家級的各類產業基地和示范區、開發區的重點建設,無一不是國家特殊政策支持、強力推進的結果。我省的發展基礎特別是現代工業體系的早期建立,也是“一五”、“二五”和三線建設時期國家給予特殊政策支持,布點重大項目和出于國防需要轉移前沿產業的結果。因此,全省上下要充分認識和領會《若干意見》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的政策操作空間和含金量,充分利用《若干意見》為我們創造的體制政策環境條件,抓住機遇,用好用足各項政策,創造性地做好“落實”這篇大文章。
國家把支持政策給了我們,就看我們怎么理解,怎么把握,怎么運用和落實。如何學習和理解《若干意見》的基本內涵和政策要義,如何把握和落實《若干意見》的政策措施,是我省當前十分緊迫和重要的工作任務。《若干意見》所提出的支持政策總體上可劃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提供了創造性理解和落實的巨大空間。《若干意見》提出支持發展的“五個著力”指導思想,努力建設工業強省、文化大省和生態文明省,以新思路、新舉措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具有甘肅特色的跨越式發展道路。發展的戰略定位和基于戰略定位提出的區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安全、社會和產業發展的“五大重點發展戰略”。從總體上繪制了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和目標任務。這一層面的支持政策雖然是宏觀的、長遠的,但同時也是創造性操作空間最大、爭取支持力度最大的政策條件。
第二,提供了近期發展的運作平臺。《若干意見》圍繞支持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循環經濟、傳統能源綜合利用、新能源開發利用、節水型社會與旱作節水農業等各類示范區;提出了祁連山生態補償試驗區、甘南濕地自然保護區、現代農業示范農場、留學人員和農民的創業園、創意文化產業園和接續替代產業園區的建設,新增張掖、白銀二個國家級開發區。還提出包括全國重要新能源、有色冶金新材料和特色農產品生產與加工在內的二十多個基地的建設。這些示范區和基地的確定,為我們加快各類示范區和基地建設提供了項目、資金等方面的運作平臺。更重要的是賦予了我省在這些方面的先行先試權和率先發展權。
第三,直接給出了許多立可操作的具體政策。如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方面,《若干意見》提出:“中央預算內投資以及其他中央專項資金要加大對甘肅的投入力度。統籌考慮甘肅交通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中央投資補助。將部分符合條件的公益性項目國債轉貸資金逐步轉為撥款。中央安排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農村飲水安全、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以及生態環境、社會事業、基層政權等公益性建設項目,免除縣(市)級和甘南、臨夏自治州州級配套資金。”著力解決基礎設施薄弱、資金瓶頸制約嚴重的問題。再如第四十五條提出:“加大中央地質勘察基金、國土資源大調查資金對甘肅的投入力度。”完善了土地和礦產資源政策,為加快我省發展提供了可持續的資源保障。
政策是最大的機遇,也是資源和生產力。政策資源的浪費是最大的浪費,不善于用好用足政策是最大的失誤。因此,充分利用和落實好《若干意見》賦予我們的各項政策措施,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地做好各項政策的落實工作,是全省各級各部門面臨的重大考驗。
一是要在政策細化上下工夫。細化,就是根據不同的條件、狀況和需要,把政策的對象、主體、手段、目標、要求、時間、步驟等要素進行合理的細分,使之更加具體、明確,更具有可操作性。各級各部門要組織大家對《若干意見》進行逐條逐句學習,深入思考研究,重點在吃透精神,真正弄懂每一條、每一句。首先看有什么機會可搶抓,有什么潛力可挖掘,有什么項目可對接,有什么資金可爭取。然后在融會貫通的基礎上,進行認真梳理、細化每一條政策,充分發掘政策潛力,擴展政策容量,放大政策能量,創造政策機遇。
二是要在政策銜接上下工夫。銜接,就是在對口的上下級、平級之間傳遞政策、項目、資金等信息,在進行鏈接后具有一定的現實性、可操作性。我省是國家西部大開發和新一輪扶貧開發的重點地區,同時享有國家西部大開發、扶貧開發、老工業基地振興、民族區域自治和循環經濟示范區的信貸、稅收、投資等優惠政策。多種政策疊加在一起,使我省有著明顯的政策優勢。全省各地各部門都要及時溝通,加緊和國家各部委匯報對接,及早謀劃一批項目,早論證,早立項,早報批,積極主動爭取和利用政策、項目、資金支持,確保貫徹落實《若干意見》取得實際成效。
三是要在政策落實上下工夫。落實,就是通過扎實的工作,徹底實現或體現政策。《若干意見》內容豐富,政策操作的空間很大。能不能抓住機遇,充分釋放政策效應,把各項支持政策落到實處,主動權在我們自己,出路也在我們自己。各級各部門要牢牢把握新機遇,緊密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明確工作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一級促一級的良性工作格局,確保各項支持政策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
四是要在政策創新上下工夫。創新,就是從各地各部門各企業的實際出發,因時因地因企而異,創造性地貫徹落實。同樣的政策環境,有的地方發展快,有的地方發展慢,主要原因就是對政策的理解領悟能力不一樣、掌握的程度不一樣、運用的水平不一樣,落實的力度不一樣。理解得深刻、領悟得透徹、把握得準確,創造性地挖掘,運用起來、落實起來就能夠有效結合實際,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再好的政策如果用不好,政策的潛能就不能最大限度的釋放。全省各級各部門要繼續發揚“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肅精神,學習借鑒兄弟省區的好經驗、好做法,認真總結和發揚酒泉風電基地建設中敢為人先、敢闖敢試、開放創新、只爭朝夕的精神,把《若干意見》中的政策思路轉化為具體的項目和實施方案,并盡快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