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村鎮
康家灘村,位于甘谷縣新興鎮北部淺山區,屬渭北干旱山區,曾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村”稱號。全村轄5個村民小組,共243戶1085人,下屬2個自然村,于2017年實現了整村脫貧摘帽。依托特色產業基礎,以文明創建為翼,康家灘村在鄉風培育、生態塑形、共富探索中走出路徑,成為鄉村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協同發展的生動范例。

(2025年6月1日康家灘村鄉村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協同發展牛亞珍)
一是以“風”化人,筑牢文明底色。村規民約“細約束”。經“兩委”提議、村民代表大會商議,制定涵蓋環境衛生、鄰里和諧、婚喪嫁娶等內容的村規民約,細化“獎勵機制”與“負面清單”。設“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2025年調解糾紛10起,勸導簡辦紅白事6場,村民遵規率達100%,“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成常態。
在樹立文明鄉風,強化典型引領方面,康家灘村委常態化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主題活動和“五星級文明戶”、“五好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兒媳”等群眾喜聞樂見、各具特色的創評活動,引導群眾服培樹文明家風,建設新時代家庭文化。
挖掘地域文化特色,發揮村文藝骨干帶頭作用,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在春節、元宵、端午、重陽等傳統節慶日,編排展示文藝節目,在村文化廣場、鄉村舞臺等地先后舉辦“鄉村春晚”“元宵晚會”“戲曲展演”“包粽子競賽”等活動8場次,開展廣場舞大賽、籃球賽、象棋賽等體育健身活動13場次,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規范農家書建設管理,通過舉辦群眾讀書會、詩歌朗誦會等活動,持續深化全民閱讀活動;積極推廣甘肅省農家書屋“百草園”APP,方便群眾居家閱讀和觀看視頻,吸引群眾多讀書、善學習,提升文化素質,涵養道德情操。
這兩年,村上還建成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廣泛開展理論宣講、新風培育、技能培訓,法治宣傳等服務活動。同時,充分發揮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等群眾自治組織作用,把拒絕高價彩禮、控制酒席規模、拒絕大操大辦等納入管理范疇,引導廣大群眾崇尚科學文化、破除不良陋習、培育文明風尚。通過進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村民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素質得到了顯著提升。

(2025年6月1日康家灘文化廣場文化 人居環境整治牛亞珍)
二是以“綠”塑形,扮靚鄉村顏值。村上人居環境也具備現代文明村落條件。首先在基礎設施完善上,康家灘村堅持把美麗鄉村建設與文明創建活動有機結合,按照布局合理、環境優美、便民服務設施配套到位的總體工作思路,建成了村級衛生室、文化室、文化廣場、金融服務站和幼兒園、小學、中學等公共服務設施。先后硬化村內道路10.5公里、砌修蓄水量1萬m?塘壩一處、安裝防護欄200米,全面完成了農網改造、西北部安全飲水工程,自來水、動力電、無線網絡實現全覆蓋。深入實施村莊道路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設花壇2個,種植雪松、云杉等綠化樹木1200株,綠化面積達3800㎡。其次村上開展常態化全域無垃圾整治工作。將村級公益性崗位和生態護林員全部納入村容整治隊伍。購置垃圾清運車1輛、建設垃圾收集屋10處、安裝垃圾箱50個,發放戶用垃圾桶350個,每天投入鏟車等機械2臺,組織12人的環衛隊,對村內外、重點路段及責任區的衛生進行清掃,同時,實施村民門前三包,督促群眾自覺清理“三堆”,養成良好生產生活習慣,堅決杜絕“臟亂差”現象。積極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截止目前全村共計完成廁改195戶。全面開展消除視覺貧困行動,拆除“空心房”“危險房”10座、殘垣斷壁100米,村容村貌顯著改善。最后在全力維護和諧穩定方面。按照農村綜合治理網絡化管理要求,成立了村治安室和治保巡邏隊,建立健全值班制度,配備專職值班人員,扎實開展村內治安巡查,及時調處矛盾糾紛,加強防火防盜監測預警。制定了不得參與迷信活動及邪教組織、不得涉嫌違法犯罪的規定,每年舉辦2次法制宣傳教育課,引導群眾學法知法、守法用法,增強法治意識。近年來,全村治安狀況持續穩定好轉,無吸毒、販毒及賭博現象,無一例違法案件發生,沒有出現越級上訪事件。

(2025年6月1日康家灘村農路平整 牛亞珍)
三是以“合”聚力,共筑幸福家園。志愿服務“常態化”。組建“康家灘先鋒服務隊”,涵蓋黨員、返鄉青年、熱心村民,設助農幫扶、環境維護、關愛幫扶等5個服務小組。每月開展“志愿服務日”,為留守老人打掃衛生5次,解決群眾“需求”5件,“有困難找服務隊”成村民共識。
共治共享“聚合力”。搭建“村民說事廳”,每月召開“議事會”,議產業發展、設施建設等事項。一年來,通過議事會確定道路硬化、文化活動中心升級等2個民生項目,均順利落地。建立“積分制”管理,參與議事、志愿服務等可積分兌獎品,激發村民參與共治熱情,基層治理活力盡顯。
未來,新興鎮康家灘村將持續深化“文明 +”模式,在產業升級、文化創新、治理精細上發力,為全國文明村鎮創建提供更多可復制經驗,讓文明之花在鄉土持續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