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公安分局痕檢工程師馬俊屢破大案 一身絕技名揚全國
本報訊(記者劉志廣 特約記者 郭靜)10月11日,記者從蘭州市公安局獲悉,蘭州市公安局安寧分局刑警大隊技術中隊中隊長馬俊近日通過甘肅省公安廳的嚴格選拔,被推薦進入第四批“全國刑事科學技術人才庫”。
據悉,蘭州市公安局安寧分局技偵民警馬俊在通過甘肅省公安廳的層層嚴格選拔后,被率先推薦進入“全國刑事科學技術人才庫”。
馬俊1990年參加公安工作,目前已是一名痕檢工程師。近3年來,他帶領技術中隊的一班人,直接揭露犯罪案件38起,深挖破獲刑事案件21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1名,涉案價值80余萬元。
“方寸之間驗證蛛絲馬跡,細微之處破解巧妙玄機”——這是對公安隊伍技術民警所從事工作的真實寫照。蘭州市公安局安寧分局刑警大隊技術中隊中隊長馬俊正是憑借這一身絕技被推薦進入“全國刑事科學技術人才庫”,成為名揚全國的刑警神探。
膽大心細
足跡檢驗顯威力
2002年2月份以來,安寧地區連續發生建筑工地、車間倉庫被盜案件。案犯常常糾集五六個人凌晨作案,采用肩扛人抬、車輛運輸,盜取大量建筑金屬材料,如被人發現或遇到反抗,即持磚塊、石頭等毆打值班人員,氣焰極為囂張。2002年5月4日凌晨,國有萬里機電廠供應處庫房價值9.7萬余元的軍工原材料被盜。勘查現場時,被盜庫房內堆放了各種金屬材料,整個現場要面臨“零”痕跡物證。但馬俊深知“零”痕跡的后果,他決定將勘查重點由中心向外圍、從室內向室外擴展。由于是凌晨,外面還漆黑一片,他手拿電筒仔細觀察地面,終于在案犯翻越院墻處的地面上發現了一枚較完整的灰塵足跡。7月16日,沙井驛派出所民警在巡邏時發現5名可疑人員,經審查沒有取得進展。馬俊聞訊從嫌疑人鞋底的磨損形象特征到嫌疑人的行走特征,逐人逐鞋進行分析、比對,最終認定其中一名嫌疑人曹某的足跡與萬里機電廠軍工材料被盜案現場遺留足跡相一致。在鐵的證據面前,這個由河南籍人員組成的涉及18人的犯罪團伙被摧毀,破案27起,挽回價值10余萬元。
鍥而不舍
手印作證破獲要案
2005年4月份以來,安寧地區連續發生居民家中凌晨被盜案件,犯罪嫌疑人攀爬防護欄,從廚房、陽臺窗戶潛入室內,伺機作案。2005年6月10日凌晨,安寧區萬里東村61棟樓發生2起攀爬防護欄入室盜竊案件。在勘查現場時,馬俊在房間里發現手套印痕,他爬梯子、上陽臺,最終在廚房鋁合金窗戶外側玻璃與窗框結合處發現了一枚手印,這枚手印符合案犯用手撥開窗戶所形成的印跡。回到單位,他馬上將該手印錄入計算機,通過指紋自動識別系統進行遠程查詢。很快便有了結果:一個叫張成保的右手拇指指紋與現場指紋吻合。
7月5日凌晨,安寧西路派出所巡邏人員分別在蘭州飛控儀器廠、國有萬里機電廠家屬院抓獲準備作案的2名嫌疑人,但二人自恃沒有證據,拒不交代。馬俊得知這一情況后,在現場廚房墻壁瓷磚上提取一枚指紋,很快認定犯罪嫌疑人白紅友作案的事實。他又將兩人的捺印指紋與所有的現場指紋進行比對,又揭露3起案件。在鐵的證據面前,這個以張成保、白紅友等人為首的盜竊團伙浮出水面。經查,該團伙曾先后在蘭州、金昌、西寧、民樂、張掖、玉門、白銀、靖遠、平川等地大肆盜竊作案。
利用科技
屢屢揪出隱匿嫌犯
利用計算機進行指紋比對是馬俊的拿手好戲,通過比對工作,馬俊這些年揪出了許多隱匿很深的嫌犯。
2006年4月20日,馬俊在查詢歷年未破案件的現場指紋時,發現2003年8月18日發生在安寧區文化巷3棟3單元102室被盜案現場的指紋與反饋來的捺印指紋(犯罪嫌疑人王軍的)相一致,迅速將這一情況匯報,并將該系列案件的現場指紋通過捺印倒查、串案查詢等方式逐一進行了查詢比對,確定先期并案的8起案件現場指紋均系嫌疑人王軍所留。隨后專案組趕赴七里河戒毒所,將犯罪嫌疑人王軍提回審訊。王軍最終交代了同案犯張沂。現已查明,2003年至2005年,王軍、張沂利用開出租車之便,在安寧、七里河、城關等地大肆作案100余起,已查證落實63起,涉案價值近50萬元。
2005年3月30日,馬俊又利用指紋識別系統查出一起盜竊案件:2004年4月24日,蘭州飛控儀器廠家屬院30棟1單元某室發生盜竊案件,被盜現金、存折、國庫券、手表、支票等價值4000余元的財物。指紋揭露嫌疑人為史國平,由此,警方挖出了一個專門用電話卡、X光片等捅門入室盜竊作案的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破獲西固、安寧、七里河、城關等地盜竊案件24起,涉案價值7萬余元。
本報記者 劉志廣 特約記者 郭靜《蘭州晨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