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蘭州步伐

一個城市在抉擇中奮發,一個城市在不屈中前行。理想的燈塔在我們前方引領,滿腔的激情讓我們步履堅定。鏗鏘的節拍,強勁的足音,這是一首力與美的交響,這是一首詩與畫的樂章,和諧是你的旋律,發展是你的標題———我的蘭州。

市民獻策和諧
新聞視角
11月1日,蘭州市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構建和諧蘭州建言獻策”活動,成為征求民意、集中民智、構建和諧的提高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的一種嘗試。○新聞敘述
“建言獻策”活動開展以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極高。從11月1日到30日,共征集到群眾各類意見、建議1292條。其中,通過中國蘭州網、蘭州新聞網征集到群眾意見建議844條,通過《蘭州日報》、《蘭州晚報》收到群眾建議74條,通過專線電話征集到群眾意見171條,通過專用信箱收到信函62份、192條,通過手機平臺收到建議11條。陳寶生同志在黨代會《報告》起草組《關于“建言獻策”活動中群眾意見建議的處理意見》上,作出了批示:“對群眾每條意見建議都要認真分析并有著落,能公開回應的意見建議都要予以回應。”
新聞點評
蘭州市從2006年11月1日起,在全市開展為期1個月的“建言獻策”活動。蘭州市委、市政府希望全市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緊緊圍繞加快推進區域性現代化中心城市建設、提前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主體任務、積極構建“和諧蘭州”這未來5年蘭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三大主要任務,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既可以提出供市委、市政府可借鑒和參考的前瞻性工作目標和工作思路,也可以提出符合各項工作實際的具體措施和辦法,還可以提出人民群眾亟須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2006年11月07日《經濟日報》)
公交IC卡調價聽證會
新聞視角
這一年,圍繞價格調整而召開的聽證會不少,但聽證會代表代表誰成為爭議。聽證會是民主化程序的重要一環,不能讓聽證會成為漲價會。
新聞敘述
11月23日,蘭州市公交卡調價聽證會舉行。16位聽證代表針對調價方案展開討論。其中3位代表對公交卡調價說不,其余的13名代表都原則同意調價。據了解,16名代表中,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及專家學者的10名代表都贊成漲價。6名消費者代表中,3名明確表示反對此次調價方案,這3位聽證代表都是目前公交優惠卡的受益者。
新聞點評
周迎平:城市公交作為公益事業,其投入理應通過納稅人所交稅收解決投入開支。依據不同人群的收入水平進行公平納稅,收入高的納稅額自然也高,而收入達不到納稅額度就不用納稅,用納稅人的錢投入國家公益事業再讓老百姓受益,用稅收進行調節是最能體現公平、透明的調節方式,而現在公民不僅要納稅,還要把本應由公交集團企業個人承擔的虧損轉嫁到每個老百姓身上,這顯然有失公平。公交集團一面喊虧損,一面卻又給各種關系戶和內部人員大量發行各種優惠卡和免費卡。公交也是國家資源,公交集團憑什么拿國家的資源慷公交之慨。
(市政協委員、市僑聯秘書長)
新華時評:聽證會要取信于民,必須消除制度設計上的缺陷和實施中的漏洞。首先,在代表的選取上要保證民意表達的廣泛性,不僅要能代表有關各方,而且要能代表社會各階層的利益;其次,聽證會組織者要公正“執法”,當好“裁判員”,確保各方意見得到真實準確的表達,聽證結果合理合法;第三,申請調價一方要全面、準確地提供信息,不能是有利于自己的因素大肆渲染,不利于自己的信息只字不提。(2006年12月20日)

浙商論壇
新聞視角
把“浙商論壇”開到蘭州再合適不過了,有這么多浙商鐘情甘肅這塊富地。為他們與本地經濟的合作對接開道,論壇是非常好的平臺,為蘭州、甘肅乃至整個西部發展和東西部對接開辟了一個成功模式。
新聞敘述
8月26日,2006蘭州·全國浙商論壇在蘭州開幕。以“互惠、互利、互通、和諧共建”為主題的此次盛會,由蘭州市委、市政府主辦,甘肅省浙江企業聯合會承辦。國內知名經濟專家,北京、上海等全國25個省市浙江企業聯合會(商會)負責人,浙江籍知名企業家參加了盛會。
8月27日,2006蘭州·全國浙商論壇舉行項目簽約儀式,共簽約項目48項,總投資51.93億元,擬引進資金51.73億元。
新聞點評
林柯:浙商論壇某種意義上是為了更加全面、有定位性地向更發達地區推廣、展示自己,而這種信息的交流必定會對蘭州的經濟有積極作用。浙江商會是從東部發展到西部的一個有效渠道,通過此次會議,浙江客商會對蘭州的投資環境有所了解,能夠做一個優勢比較,掌握各自的優劣勢,以達到其對東西部優勢互補的要求,最終達到資本擴大的作用。
(蘭州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徐偉:這個在全國首次舉行的大規模浙商論壇為蘭州、甘肅乃至整個西部發展和東西部對接開辟了一個成功模式。(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蘭山垃圾治理
新聞視角
蘭山垃圾問題引起市長的高度重視,媒體體現責任的同時也給相關部門如何盡職盡責敲響警鐘。
新聞敘述
從5月29日起,《蘭州日報》連續報道關于“蘭山垃圾”問題,使其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6月2日下午,市長張津梁向市執法局作出緊急批示,要求盡快解決蘭山垃圾問題。張津梁說:“要督促所在區政府及各相關單位,把蘭山垃圾問題作為城市衛生重點予以解決。”
6月20日上午,隨著蘭山最后一個垃圾屋安裝完畢,蘭山100個果皮箱、8個垃圾屋全部到位。管理責任明確,管護隊成立,配套設施到位,“蘭山垃圾”問題終于得到了解決。
新聞點評
“城市環境衛生事關一個城市的整體形象,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這是張津梁經常強調的一個觀點。蘭山作為我市的有代表性的景觀之一,每天都有很多外地游客前往旅游,山上的垃圾勢必影響到蘭州市城市環境和城市形象,影響到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進行。
蘭山垃圾事件暴露出了一些部門的不作為問題。“婆婆”很多,卻不各盡其職,導致管理缺位。
張市長的緊急批示不但解決了老大難的蘭山垃圾問題,同時也給相關部門敲響了警鐘———“想干事有的是辦法,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只有不想辦法的干部。”這是張市長經常說的一個觀點。問題是,就看你做不做。
高速公路全面“提速”
新聞視角
省內不少高速公路路段限速80公里,導致收“高速費”走“低速路”。
新聞敘述
甘甘肅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由13公里增加到1006公里,成為全國第十八個突破1000公里的省份。“十一五”期間,全省還將新增高速公路1000公里。但是,省內不少高速公路路段限速80公里,導致收“高速費”走“低速路”。年初的省“兩會”上,人大代表白玉福說,限速80公里,的確不合理。這樣的速度與在一般公路上行駛區別不大,卻仍然按照高速公路行車收費標準收費。
12月1日,甘肅省政府在蘭州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全省高速公路限速標準進行調整:從2007年1月1日起,高速公路一般路段采用分車型限速,即小客車最高時速120公里、最低時速60公里,其他機動車最高時速100公里、最低時速60公里;特別路段則按其設計速度設置統一的80公里或60公里的限速標志,并設置相應的解除限速標志。甘肅新標準限速標志牌的設置工作已提前開始進行,并將于12月24日前完工。
新聞點評
《中華工商時報》全封閉道路應該是車與車的世界,設4條車道無非是為了行駛更暢通,這80公里的限制可是有點兒那個!普通的民用車輛設計的最高時速在140公里左右,相對于超級跑車,這些普通車輛只能算是“走”車。造汽車是一門大科學,既然全世界大多數汽車生產廠家把經濟時速設定在90公里,一定是從安全、行駛、節能、環保等各方面進行了全面考證后才這樣做的。如今,當你駕駛著你的“跑”車或“走”車,想舒心地“跑”或“走”一番時,面對離你最近的全封閉城市環線道路,想著那奇怪的80公里最高限速,或許,你和你的車心里都會很郁悶。(2006年1月19日)
愛心救助
新聞視角
市委負責人兩次批示掀起一系列愛心大救助,政府和社會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注引出長效救助機制的建立。
新聞敘述
3月9日,《蘭州日報》對楊昌萍、李少華一家的不幸遭遇以《誰幫我走過這個坎》為題進行報道,呼喚各界伸出援手。見報當日,市委書記陳寶生第一時間作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協調解決這一家人的困難,想盡一切辦法搶救下崗女工楊昌萍的生命。短短幾天,我市就形成了一股團結互助、扶貧助困的熱潮。5月26日,楊昌萍出院療養。
7月24日,《蘭州日報》刊發《夢醒后淚水總是濕了枕頭》一文,反映病魔纏身的崔秋茹的生活遭遇。見報當天,陳寶生批示有關部門協調救助。7月25日,王冰副市長主持召開緊急會議,協調、安排市民政局、市慈善總會、市醫保局、市勞動保障局、城關區民政局等市、區10個部門展開救助事宜,并就如何在我市建立長效救助機制、如何加快政府的救助體系建設等問題進行了探討。隨后,一場愛心救助在全市轟轟烈烈展開。
新聞點評
楊昌萍:我的第二次生命是黨和社會給的,是市委書記和眾多好心人以及醫護人員的真愛讓我重新活了下來,以后我也會更多地幫助他人,以此來感謝大家對我無私的幫助。
崔秋茹:沒想到,我的難處得到了這么多政府部門的關心。謝謝你們,要是沒有政府和社會愛心人士的關心幫助,我可能就活不到今天。
趙麗:建立長效的社會救助機制,是我們構建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部分。由于它是直接面向弱勢群體的,因此,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此外,還能體現政府和社會對于貧困人群的關懷。如今,政府和社會越來越愿承擔這方面的責任,這不能不說是我市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一大進步。(市政協委員)
反腐敗
新聞視角
今年12月蘭州通報反腐成績,8年間94名縣處級受處分。
新聞敘述
8年來,蘭州市各級紀檢機關共受理群眾信訪舉報14738件(次),初查核實線索1468件,立案查處違紀違法案件557件,給予黨、政紀處分570人,其中縣處級干部94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105人,通過查辦案件挽回經濟損失近億元。處分的94名縣處級干部中,包括市建委原副主任梁鴻賓受賄案,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原主任陳其明挪用專項資金案,市教育局原副局長曹慶中挪用公款案,蘭州長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原董事長李九江貪污受賄案等一批重大典型違紀違法案件。我市還認真開展了清理黨政領導干部違反規定收受現金、有價證券,領導干部配偶、子女違反有關規定經商辦企業,領導干部超標準住房、公款吃喝和違反規定使用、配備小汽車等專項工作,及時糾正了存在的突出問題。8年來,還清理償付拖欠農民工工資1.51億元:全市先后開展了治理教育亂收費、糾正醫藥行業不正之風、企業減負、農民減負、治理公路“三亂”及商業賄賂等專項工作。
新聞點評
陳寶生:陳良宇違紀案給我們又一次敲響了警鐘,教訓深刻。作為領導干部,一定要做到兩袖清風為官從政。要嚴格要求自己,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要管好自己,管好配偶、子女和身邊的工作人員,管好自己分管部門的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這項工作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任何時候都不能有絲毫的放松。(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
文化體制改革試點
新聞視角
全省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今年9月確定蘭州市、嘉峪關市為文化體制改革綜合試點市,改革試點計劃用兩年時間完成。
新聞敘述
9月26日召開的全省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確定的試點市的具體任務有五項:一是完善文化法律法規政策,加大政府對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支持力度,逐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二是推動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管辦分離,建立新型的宏觀文化管理體制;三是整合現有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等行政執法隊伍,組建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四是探索建立新型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五是進一步建立健全文化市場體系,支持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文化產業,參與文化事業,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勵小捷說,試點工作沒有現成的模式和答案,不可能要求試點單位100%成功,自始至終全都是經驗,所以我們還應該寬容失敗,注意保護試點單位的積極性,總的要求是積極穩妥。
蘭州把文化體制改革作為發展先進文化、建設“文化蘭州”的一項重要任務,學習借鑒試點城市的做法,從蘭州的實際出發,不等不靠,已經大膽在文化體制方面進行改革。
新聞點評
牟少軍:蘭州市在文化體制改革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為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打下了一定基礎。近年來,蘭州市堅持把文化體制改革作為發展先進文化、建設“文化蘭州”的一項重要任務,從蘭州實際出發,不等不靠,積極探索文化體制改革的新路子,做了一些大膽的嘗試和探索:一是轉變政府文化部門職能,理順文化市場管理體制;二是整合演藝資源,促進文藝事業發展;三是推進媒體改革,鞏固新聞輿論陣地;四是加快內部改革,完善自身發展機制;五是落實扶持政策,積極發展文化產業。
經過近幾年的探索實踐,促進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一是煥發了藝術生產的活力;二是擴大了輿論陣地的影響力;三是推動了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四是促進了文化產業的發展。(蘭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蘭州成我國鐵路交通中樞
新聞視角
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于7月1日進行旅客列車試運營,隨著這條世界最高海拔鐵路的貫通,甘肅省會蘭州鐵路樞紐成為我國鐵路交通中樞之一。
新聞敘述
7月1日開通的進藏列車,蘭州有始發。而根據蘭州樞紐總圖規劃,蘭州樞紐新建北環線是將現有的伸長型樞紐改為環型樞紐。北環線以貨運為主,蘭州西站為輔助編組站,辦理地區車流;大砂坪站規劃設置綜合貨場。南線(既有樞紐線路)以客運為主,設蘭州、蘭州西兩個客運站,隴海客運專線引入蘭州站。目前,寶蘭段已完成增建二線工程,蘭青線二線正在建設中,蘭武二線即將通車,與樞紐銜接的線路除了包蘭線還是單線鐵路外,其余均為雙線。
2005年蘭州鐵路樞紐內完成旅客發送量571萬人,完成貨物發送量606萬噸。到2010年蘭州樞紐的貨運量為8848萬噸,通過運量5367萬噸,占總運量的60.7%,客車對數76對。到2020年隨著隴海客運專線和蘭渝線、蘭青線增建二線、包蘭線增建二線引入樞紐,以及北環線的建設,樞紐內將實現南線以客運為主、北線以貨運為主的運輸組織模式,客貨運量會有較大幅度提高。預計2020年旅客發送量將會達到1500萬人。
新聞點評
蘭州是甘肅省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為西北地區主要客、貨集散地之一。既是通往青海、西藏、新疆的交通要塞,也是我國通向歐亞各國的國際通道,成為新亞歐大陸橋的主要支點,蘭州樞紐是全國區域性鐵路樞紐,銜接隴海線寶蘭段、蘭新線蘭武段、包蘭、蘭青4條干線和蘭州市區內的西固環線。蘭州樞紐改造完成后通過能力也將大幅提高,將會對青藏鐵路運量的逐年增長提供必要保證,預計2020年蘭青線貨物列車的通過量將達到6000多萬噸。(新華社蘭州6月19日電)
三大“出入口”整治
新聞視角
今年蘭州市斥資67億全面“包裝”城市形象,對蘭州市東、南、北三個出口進行改造,只是這種“大手筆”工程的一部分。
新聞敘述
今年3月,蘭州市城市管理年大會戰全面拉開,市政府要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拆除違法建筑、整治戶外廣告等八大整治,使我市城市面貌有較大改觀,提升我市的“硬件”和“軟件”環境。根據蘭州市東、南、北3個出入口的綜合整治工程改造的方案,三大出口將達到交通暢通,沿線各類建筑整潔,環境衛生清潔,道路空間亮化,沿線整體美化的效果。在這新一輪城市建設大會戰中,蘭州市著眼于便民細節,實施修建天橋地道、小街巷整治、公廁建設改造、疏浚南河道等一批“便民工程”和省城“三大出口”改造、整治和新城區建設等大手筆。
新聞點評
《經濟日報》去年蘭州市基礎建設投入38億元,是前5年投資總額的3倍;截至今年9月完成投資40億元,預計年底將達到67億元。“蘭州將繼續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未來5年總投入不少于300億元,其中用于縣城和重點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不少于當年投入資金總量的10%。”甘肅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陳寶生表示,蘭州市將把創建全國園林城市、環保模范城市、衛生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文明城市結合起來,即“五城聯創”,努力構建和諧蘭州。(2006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