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麥積區上半年鄉鎮特色亮點工作展示之六
——麥積鎮

今年以來,在國際金融危機和春季嚴重干旱的不利形勢下,麥積區緊緊圍繞提前一年實現“十一五”規劃和提前一年實現本屆區委、政府任期目標的兩個“提前一年”目標,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要求,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搶抓國家擴大內需機遇,繼續深入實施“工業強區、產業富民、商貿興埠、旅游拉動、城市帶動”五大戰略,克難攻堅,務實苦干,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步和發展,一些方面創出了特色和亮點。特別是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扎實開展的以“提振發展信心,提升投資增長,提高工業效益,提促產業升級”為主要內容的“四提”保增長活動,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元至6月,全區預計實現生產總值35.3億元,同比增長10.8%;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2.26億元,增長0.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49億元,增長39.1%,基本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超過半”的總體要求。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市委五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認真總結上半年各項工作,全面部署下半年任務,7月11日至13日,麥積區隆重召開區委六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區工作會議。本次會議采取現場觀摩檢查與集中召開大會相結合的方式,11日至13日上午現場觀摩檢查,13日下午集中召開會議。

11日至13日上午,頂著炎炎烈日和高溫酷暑,中共天水市委常委、秘書長、麥積區委書記蔣曉強與麥積區四大組織在家領導帶領全區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和區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對各鄉鎮農業產業開發、災后重建、重點項目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等方面的特色亮點工作進行了現場觀摩檢查。這是自2003年以來該區連續第七年以現場觀摩檢查與集中開會相結合的方式召開全區工作會議。通過各鄉鎮和有關部門現場匯報、區上有關領導現場點評,達到了展示亮點、借鑒學習、尋找差距、交流提高的目的。
今天推出:麥積區2009年上半年鄉鎮特色亮點工作展示之六——麥積鎮。

1、麥積鎮后川(上溝)村災后重建:后川村上溝組有41戶198人,耕地面積730畝,其中退耕還林620畝。該組在災后重建整村搬遷移民點建設中,采取土地置換的辦法在康崖新村對面寺溝門解決建房安置地28畝,統一規劃、統一標準、集中建房。工程實施中,鎮政府為移民點41戶重建戶撥付重建補助款20萬元,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6萬元,組織群眾自籌136萬元。目前已全面完成41戶房屋主體工程,正在實施村內巷道硬化、廣場建設和河堤整治、人畜飲水工程建設,預計10月底全部竣工并搬遷入住。


2、麥積鎮文化站及嘉龍文化廣場建設:麥積鎮堅持把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提升小城鎮建設水平的一項重要工程,按照“高標準規劃、多渠道籌資、全方位帶動”的思路,投資49萬元,其中:文化站國家投資20萬元,文化廣場嘉龍公司投資15萬元,鎮政府投資14萬元,建成文化站綜合樓二層7間341平方米,硬化及彩磚鋪設廣場800平方米,并設置了燈光籃球場、健身器材、中心花壇等配套設施,為群眾開展休閑、健身、娛樂等活動提供了良好環境。
3、麥積鎮陳山村道路硬化:陳山村有7個自然村、186戶856人,分散居住在約十余里的半山溝道中,3850畝耕地全是山地。從去年開始,通過群眾自籌、項目爭取等方式籌集資金5萬多元,整修農機路5公里,路面拓寬均在6米以上,并對村內小巷道進行了廢棄柏油鋪設。今年3月,通過“一事一議”的方式,村上出資3萬元,群眾集資13萬元,爭取在外務工經商人員捐資2萬多元,硬化景區環道至村莊主干道2.6公里,寬4米、厚0.2米,徹底解決該村出行不暢的問題。


4、麥積鎮衛生院建設:麥積鎮衛生院始建于上世紀50年代,現有職工15人。去年“5•12”大地震造成衛生院業務用房嚴重受損。今年在國家安排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資金55萬元的基礎上,爭取重建專項資金133.4萬元,新建三層磚混結構門診樓一幢,面積1019平方米,總投資130萬元;麥積鎮衛生院街亭分院新建二層磚混結構門診樓一幢,面積574.66平方米,概算投資65萬元。目前,麥積鎮衛生院門診樓已竣工交付使用,街亭分院門診樓項目正在加快實施。該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改善村民就醫條件,提高服務能力,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利的醫療保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