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縣教體局獲悉,秦安一中考生謝錦榮、姚源、楊貴賢分別以653分、649分、646分的成績位居全省理工類第60名、82名、105名,目前該3人已被清華大學錄取。勤奮刻苦、不驕不躁、恭敬謙和、慎思嚴謹是老師和同學對他們共同的評價。

謝錦榮:愿自己成為一個“大人物”
今年17歲的謝錦榮,出生于一個普通的家庭,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勤勞樸實的父母,讓他從小養成了樂觀積極、做事認真、吃苦耐勞的良好習慣。
在班主任的眼中,謝錦榮是一個生活上穩重踏實、學習上勤奮嚴謹,遇到挫折能夠積極面對的“頑強”學生,“每次遇到問題,他會表現得很鎮定。有時候考試不理想,他也會仔細排查自己的問題,看看到底什么地方出了問題。平日里也比較喜歡思考,這一點我們覺得很可貴。”班主任談起自己的這位愛將,仿佛有說不完的話。
在謝錦榮的母親看來,自己的孩子非常懂事,每次回家來都搶著幫她干活,“我經常給孩子說,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實現自己的夢想,就得勤奮讀書。”
謝錦榮也的確不負眾望,用自己優異的成績回報了那些關愛自己的人。
說起在秦安一中的這三年,謝錦榮感慨頗多。在勤奮苦讀的時光縫隙里,他也經常擠時間參加各類學科知識競賽,并且曾獲全國數學聯賽三等獎,化學競賽二等獎和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高三年級組三等獎的好成績。
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謝錦榮就是一個興趣廣泛的學生,“我喜歡物理與實際情景的聯系,喜歡化學的富于變化和縝密,喜歡生物中的形形色色,更喜歡數學縝密的邏輯思維與一絲不茍的推理。”作為一名理科生,他對文科也有一種深深的感情,“我喜歡中國歷史,喜歡看沉浮在歷史中的一切。”
除此之外,謝錦榮對自然科學也是愛的深入,“我曾讀過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牛頓的《自然科學的數學原理》及很多前人的著名論作。我欽佩牛頓的劃時代認識,欽佩愛因斯坦的敢于打破傳統,欽佩奧斯特的機遇,欽佩特拉斯對交流發電的貢獻,我欽佩一個個鮮活在歷史舞臺上的著名科學家。我更仰慕錢學森,一位被譽為‘能抵五個師’的偉大科學家。”謝錦榮滿懷信心地說,“我立志成為一個那樣的人,成為一個能為祖國發展貢獻一生的‘大人物’。”

姚源:希望成為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
今年十八歲的姚源,出生于王尹鎮姚家溝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從小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的他,深知一粥一飯來之不易,父母辛苦務農或外出打工供他讀書,所以他也一直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父母的辛勤付出。
姚源在云山鎮革堡中學上初中時,就已經是全校的“名人”了,也正是在那個時候,他養成了勤學多思的學習習慣和獨立自強的生活習慣。三年后,姚源順利考入了秦安一中的理科實驗班。初入高中,在新的氛圍里,姚源也同其他大多數同學一樣,有一段困惑和迷茫的時期。但是,在同學們的陪伴下,他很快就適應了新的環境。“這里是見證我們青春的地方,在這里,我們擁有過山窮水盡而復柳暗花明的欣喜與歡樂,體會過運動會上同學們的飛揚激情,感受過學習處于瓶頸期時老師同學幫助重拾信心的溫暖關懷。”姚源站在教室門口若有所思地說。
憶起不久前的高中生活,姚源覺得一幕幕景象如在眼前,“講臺上,老師在不緊不慢地講解,時不時推一下眼鏡;樓道里,同學們雙手托書認真地背著單詞;操場上,整齊的方隊在跑步;花園旁是垂柳蕩絲、花團錦簇……最令我難以忘懷的還是老師堅定的話語和同學歡快的笑容。”
三年時光里,姚源和同學之間的感情也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得清的。在同學眼里,姚源勤奮上進、樂于助人。他也經常和班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相互取長補短,增加各自的知識儲備,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因為在他看來,要走得快,就一個人走;而要走得遠,就得一群人走。
姚源還有一個好習慣,就是堅持寫日記和周記,用以總結學習、制定計劃、調整心態。這樣有條不紊的學習安排,讓他在緊張的高三,獲得了高中生奧林匹克物理復賽二等獎、高中生奧林匹克生物復賽二等獎、全國高中生數學聯賽復賽三等獎、高中奧林匹克化學初賽一等獎。“這些獎項進一步鞏固了我的學科基礎,也激勵我不斷邁向更遠的前方。高考中我能以平常心的態度去應考,高考結果也和自己平常的分數十分接近。”
談及被清華大學工科試驗班(機械、航空與動力)錄取,姚源覺得,這是離自己的夢想更進了一步,“我會繼續奮斗,努力成為一個將來有益于社會的人。”

楊貴賢:不忘初心 繼續奮斗
“楊貴賢非常樸實,三年的學習中成績穩定、學習踏實,表現良好,在平時也關心同學,愛好廣泛,是個有韌性、有鉆勁兒的學生。”這是班主任對楊貴賢的評價。
楊貴賢,出生于王窯鎮楊何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寒窗苦讀十年,他靠自己的勤奮好學,努力拼搏,終于圓夢清華。
“從小父母就叮囑我要好好學習,每次看到他們辛苦的樣子,我就暗暗發奮,一定要更加努力,這樣才不會辜負他們的期望。”楊貴賢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他知曉父母的期盼,也表現在行動上。
對待學習,楊貴賢有自己的辦法,他從興趣入手,對知識點和題目總是認真梳理,加以鉆研,并且舉一反三。除了課前認真預習、上課專心聽講、課后及時復習外,他還在做題的過程中把所有的問題都當作一座座山峰,有高有低,但是總會翻過去。“每次做完一道較難的題目,就好像翻過了一座高山,特別有成就感。”楊貴賢笑著說道。在校期間,他還多次參加了學科競賽,并多次獲獎,其中在全國中學生化學競賽中獲甘肅賽區二等獎,多次獲得全校“星級學生”“優秀學生”等稱號。
在學習上的這種興趣,也延伸到了體育活動中,楊貴賢并不是一個埋頭苦讀的學生,他還是一個籃球迷。“有時候做題累了,出來打打籃球,可以非常好的調節一下大腦。”
“高考是終點,也是起點。我將帶著‘仰高思齊,厚學致遠’的一中精神,不忘初心,走向更高學府,為實現自己的夢想繼續努力奮斗。”楊貴賢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