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黨建、抓改革、促提升、興產業”
清水縣全力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全縣衛生健康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強黨建、抓改革、促提升、興產業”工作主線,持續優化提升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著力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聚力增進人民群眾健康福祉,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是強黨建,凝聚奮進力量。堅持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黨的建設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以高度政治自覺建立健全“第一議題”制度,指導系統各級黨組織制定理論學習計劃,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推動理論學習內化、深化、轉化,高標準組織黨紀學習教育和“三抓三促”行動,通過集中學習、警示教育、專題研討、實地調研等多種形式,切實增強黨員干部的紀律意識和執行力。聚焦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整頓提升軟弱渙散黨組織1個。扎實推進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持續加強行業作風建設和醫德醫風建設,舉辦慶祝建黨103周年、“512”護士節、“819”醫師節等系列活動,進一步激發了廣大醫護人員的職業榮譽感和使命感。
二是抓改革,激發發展活力。堅持把抓行業體制改革作為推動事業發展的關鍵舉措和內生動力。優化調整局機關工作職能和內設股室,掛牌成立縣中醫藥管理局,進一步提升中醫藥管理水平。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掛牌成立了以縣醫院為牽頭醫院、縣中醫院、婦保院及各鄉鎮衛生院等醫療衛生機構為成員的緊密型醫共體,著力提升全縣綜合醫療服務水平,完善分級診療制度,促進醫療資源擴容升級,推動醫療資源下沉。持續實施公立醫療機構普通門(急)診診查費減免惠民政策,深入推進互聯網+醫療信息化建設,建成縣域五大中心并與18家鄉鎮衛生院互聯互通,縣鄉兩級檢查檢驗同質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切實激發全縣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活力。
三是促提升,筑牢健康基石。堅持把“強縣域、活基層、穩村組”作為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的重要目標和堅實基礎。全力推進市域醫療副中心建設,建成市級重點學科6個,提升改造重癥床位20張,縣醫院三四級手術量同比增長7.99%。促進醫療資源擴容升級,引進緊缺人才40人,完成婦保院二甲創建省級評審,縣醫院醫養結合樓、中醫院老年病診療中心一期工程竣工驗收。深入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鄉鎮衛生院達到基本標準17家、推薦標準1家,鄉鎮衛生院“四種設備”使用人次同比增長110.16人次/臺。強化村級衛生服務網絡建設,充實鄉村醫生隊伍,提高鄉村醫生待遇,確保農村居民能夠享受到便捷、優質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有力筑牢全縣群眾的健康基石。
四是興產業,增添發展動力。堅持把發展康養產業作為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和重要支撐。積極培育壯大康養產業,建成并運營中醫養生館53家,研發健康產品6大類70余種,成功舉辦第二屆《黃帝內經》中醫治未病學術論壇,編撰中醫藥發展專輯,形成了良好的產業發展氛圍。引導康養從業主體開設中醫夜市,促成縣中醫醫院與湯峪溫泉合作,建成清水縣湯浴溫泉康養基地和縣中醫醫院日間診療中心,積極研發推廣溫泉特色中醫康復理療項目,將中醫傳統療法與溫泉療養相結合,由專業的中醫理療師為游客進行個性化服務,日接待游客80余人次,持續推動縣域經濟的發展和群眾健康水平的提升。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